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47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1024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本文论论广播电视系统中多路数字伴音信道的设计问题。给出了系统参数与输出信号眼图开启度之间的关系式。在接收端采用简化滤波器的条件下,对全信道进行优化设计。以确定发送瑞复杂的成形滤波器最佳参数,保证输出信号眼图开启度最大,从而有效地消除接收滤波器带来的符号间干扰。本文还给出了数字实例。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通过回顾了近一段时间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情况,在对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效率不高的原因:中央银行对货币量的控制手段有限、利率管制、单一钉住汇率制度以及金融市场不发达,这些因素导致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存在阻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再造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3.
河北理工学院图书流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河北理工学院图书流通现状的统计情况进行量化分析 ,剖析了目前图书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 ,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提供的数据资料对图书的采购、馆藏的合理布局、提高图书流通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2002-2003年我国商贸理论进行综述,分别概述了流通基础产业论、国有零售业产权制度和劳动制度改革、“零售之轮”新论、流通现代化、百货业管理的创新、批发市场交易升级和管理创新、商业发展战略、物流业的创新、零售商供应链再造、商业立法和规划、商务部的组建、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商业企业并购、电子商务对流通渠道的影响、商业主权论、行业协会体系的重构和完善、流通业与城市发展、消费经济学的新进展、发展民营商业、商学论著等19个方面的理论。  相似文献   
995.
营销渠道分销商联盟是双方提高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联盟是不稳定的,但双方仍希望通过谈判形成联盟,并建立相互制约机制,此时,市场结构将从垄断竞争向卡特尔联盟转变,本文主要基于卡特尔模型分析营销渠道分销商联盟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合作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996.
从分销到直销:销售渠道关系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制造商主导的供应链中,分销商与制造商合作的程度,即销售渠道关系的强弱在[0,1]内的连续分布,可以看作市场化同企业化的不同组合。文章利用Stackelberg博弈分析了不同渠道关系对渠道产生的经济影响,将分销和直销分别看作[0,1]分布的两个极端情形,进行了重点探讨。在产品没有销售模式倾向的情况下,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是:直销无论在产量还是价格,无论对制造商、整个渠道还是消费者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在理论上为解释渠道中的冲突和直销的成功提供了一个工具。  相似文献   
997.
循环经济理论与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经济理论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的理论,它改变了经济增长只能靠消耗和枯竭生态环境资源以及资源、能源不断地变成废物来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提出了一个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民族地区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下建立有地域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998.
农业是送旧局、处变局、迎新局的压舱石,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新话题、新课题。通过厘清农业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发现,在历史阶段,农业曾扮演了工商业资本积累的来源、国民经济的蓄水池、战略市场后备资源的角色;“双循环”作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需要把握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农民与市民、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四对关系,明确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分配、农业国际化四大战略任务;通过对农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分析,从理论上梳理出农业、工业、服务业之间的产业链循环,农户、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之间的价值链提升,国内国际农产品的供应链稳定,农村市场挖掘与城镇农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在路径选择上,要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围绕中国并连接世界的农业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衔接供需两侧,融合城乡发展,形成农业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99.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大势所趋。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限制与合理扩张是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发展的关键,土地增值收益公平补偿和合理共享是土地发展权分析视角的核心要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构建需体现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功能、以土地利益分配正义为核心的社会功能以及以土地财产属性彰显为核心的经济功能内涵。同时,应妥善应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的生态风险和社会风险。在推进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中,须在把握差异性的基础上适度突破限制,构建合理的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以达成分配正义,完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以提高农民满意度,更应注重政府干预的合理边界以减轻政策风险,从而保障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能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带来机遇,也能从规则层面促进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贸治理,聚焦于数字贸易领域,基于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比CPTPP和RCEP的数字贸易条款,分析CPTPP数字贸易规则带来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认为,CPTPP提出数字产品的非歧视待遇、源代码、关于接入和使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的原则以及互联网互通费用分摊等RCEP并未涉及的独有条款,规则范围更大,同时CPTPP的数字贸易规则中强制性要求更多,例外情形较少,对缔约方的要求相对较高,规则标准更高。研究还认为,对接CPTPP的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有助于降低数字企业的贸易成本和市场准入门槛,为数字企业提供良性竞争环境,促进中国数字贸易保持高质量发展; 有助于提振多边主义和全球化的信心,推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构建,提升中国参与数字贸易全球治理的能力; 有助于国内相关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中国的制度型开放水平,推动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研究表明,中国作为数字贸易大国,应抓紧RCEP落地实施的机遇补齐短板,推进国内标准与CPTPP规则有序融合,并通过加快DEPA谈判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在数字贸易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