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31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44篇
理论方法论   112篇
综合类   1664篇
社会学   16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事实、价值与道德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敬华 《齐鲁学刊》2007,(6):134-137
在道德选择的理论与实践中,必然遇到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事实与价值统一于"实际活动着的人"自身。正确的道德选择应建立在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统一的基础上,忽视了事实判断作用的道德选择,必然会最终导致对道德价值自身的否定。从人格完善过程的角度来分析,道德选择又是德行与智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2.
知识与道德何者优先、如何安顿的问题,中西价值取向不同。一直以来被忽略的是: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正是贯穿于《论语》论学中的一条内在逻辑线索。孔子虽然承认道德价值的优先性,但并不像后儒所理解的那样以道德价值否定知识价值。在孔子那里,知识系统与道德系统既分立而自足,又内在地融通为一体;知识价值与道德价值既为共存关系,亦可能在现实的境遇中趋向对立;正确把握知识接受与德行训练之间的权重与互动关系,则可以使知识价值与道德价值皆有安顿之所。孔子的思想被后儒片面地加以取舍,以道德取代知识成为学之主流。于是,知识价值被淹没在对道德价值的过度张扬中,故而引发了近代以来对于儒家文化阻碍科学理性的批判。还原孔子思想的本来面目,不但有正本清源之功效,亦可以为消除当下存在的道德价值被知识价值逐渐消解之偏弊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63.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多次强调儒家思想在政府建设新型社会主义价值观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孝道文化为核心的崇德向善理念的理论建构,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其研究视角是重视孝道文化在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领会儒家思想占据政府建设新型价值观重要地位的明显趋势,从当代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的内涵定义来界定这一理论;其理论建构是以崇德向善为理念、以孝道文化为核心、以家庭教育为平台的结构框架;其对策和措施包括坚持“顶层设计、政府主导”的原则,采取“家庭为主、学校为辅”的教育方式,倡导“民俗为媒、繁荣节庆”的教育形式,强化“市场搭台、文化立国”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4.
从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家礼家范入手,分析发生在明末至清代的"冯小青现象",并进一步证明,通过文人对其人及其生存环境的解读,冯小青从一个现实中的才女演变成为那一时代的道德偶像。文人对"冯小青事"的道德解读最终实现了阅读视野的突破,冯小青这一人物形象既有着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时代的因素。  相似文献   
65.
Online role-playing games such as World Of Warcraft represent new participatory cultures in which today's students engage every day. They are appealing to players largely because of the social aspects of game play. Some features of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s (MMORPGs)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classroom culture to create more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students and improve both content instruction and civic competence.  相似文献   
66.
在道德领域,没有绝对自由的道德,也不存在无条件的自由。儒家道德作为一种规范,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自由的否定,但从道德的目的来讲,儒家道德又是追求自由的。因此,仅仅看到儒家道德文化对人性的束缚是片面的,还应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思考,进一步认清儒家道德的自由本质,使自由在儒家道德中得以真正的诠释。  相似文献   
67.
监禁刑罚有着种种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常常造成罪犯被社会的驱逐,人是社会性动物,行刑社会化是行刑方式改革的方向之一;人性与人道体现了刑法的人文关怀,是刑罚设置与执行必须遵守的法则;刑罚的执行,其关注焦点应从单纯地考察行为转变为行为和行为人的人格因素并重;刑罚执行中过度的去伦理道德化导致刑法的公众认同危机,伦理道德成份的合理回归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68.
在营销传播领域中,艺术品这个独特的对象,本身兼具很强的伦理色彩,其社会责任、道德价值,法律与规范等问题的探讨极为重要.艺术品营销传播模式带来的不应该是艺术品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沉沦,也不应该丧失其伦理体系成为纯技术市场的附庸.艺术品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艺术品营销传播不能只趋从于市场的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69.
中西文化语境的共生激荡孕育着小说的观念新质,传统的雅俗之辩因为异域文化的刺激和小说观念的自我更新,在以雅携俗和由雅回俗的途径中来回奔突,并形成错综复杂的雅俗观念渗透局面。雅俗共赏作为一种追求目标,也逐渐进入文人的研究视野,虽然这一理想境界的探究还不具备彻底解决的条件,但其含义特征和实现的机制已经进入小说家的讨论范畴,标志着小说观念的近代化进程已初步突破传统的雅俗观念框架。  相似文献   
70.
儒家君子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人才与精神形象,其核心价值观是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其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天地人和是君子最高理想价值观,智仁勇三德是君子内在品质价值观,尊道贵德是君子内在精神价值观,义以为上是君子精神外现价值观,德才兼备是君子人才素质价值观。儒家君子的核心价值观对当代人才观具有重要启示:一是利于把握人才的培养方向,二是利于衡量人才的基本素质,三是利于确定人才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