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8篇
社会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在主流上是积极的,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集体主义观念缺失的状况,比如过分关注个人发展、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功利主义苗头出现等。拟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分析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缺失的原因,并从多方面寻求解决此问题的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2.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pre-service teachers in Singapore, Hong Kong,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perceive educational diversity in relation to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by means of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It takes cultur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to revisit the attribute reasoning embedded in individualist and collectivist orientations. Pre-service teachers in Hong Kong, Taiwan, and Singapore are found to attribute academic failure of low social economic status (SES) students to personal factors, such as individual effort, intelligence, and motivation. Pre-service teacher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end to attribute academic failure of low SES students to situational factors, such as family, school, and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0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必然导致对传统道德原则的反思 ,集体主义与注重个人利益的市场经济并不矛盾,但应把握几个关键问题:坚持集体主义应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集体主义的内涵;坚持集体主义,应坚持义与利、公平与效率、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4.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通过对中国样本和非东亚国家样本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组织自主氛围对员工心理所有权和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员工文化价值观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人主义正向调节了自主氛围与工作心理所有权的正向关系以及工作心理所有权在自主氛围与工作相关建言之间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集体主义正向调节了自主氛围与组织心理所有权的正向关系以及组织心理所有权在自主氛围与组织相关建言之间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人们普遍受道德观的制约。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传入,以个人为本位的西方道德观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的以家国(群体)为本位的价值体系,引起了人们对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为了取得正确的认识,促进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新道德观的建设,有必要对中西道德观作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106.
马克思的思想中既有对宏观历史规律的探究,也有对现实个人的考察。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虽然花了较多笔墨阐述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但最终却把落脚点放在为“个人”寻找最终的归宿上。由此生发出对其不同时期思想中“个人”维度的整理,从而得出结论:马克思虽然非常重视历史总体的辨证运动,但并没有使个人完全消融于这种宏大的整体之中,而是把个人的存在看作任何人类历史的先决条件,也视之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面对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现实,但必须提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现时代的价值观。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以为搞市场经济就不能实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实行集体主义就会影响个人发展,市场经济本性趋向集体主义,因而不需要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08.
社会学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在本体论思维的束缚下把各自的个体、社会整体本体化、实体化,并因此导致了个人和社会、行动和结构、微观和宏观等的理论对立。彻底抛弃本体论预设、解构实体,从实体视角转向关系视角是克服上述二元对立的有效途径,布迪厄和吉登斯的努力体现了社会学方法论的这一转向。  相似文献   
109.
现代日本企业的集团意识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日本现代企业集团的前身是近世的藩主家臣团,也称“家”,藩主与家臣的关系具有雇佣与被雇佣的性质。现代终身雇佣制起源于藩主家的主从制,年功序列制起源于家臣(武士)的继承制。  相似文献   
110.
中西方面子理论差异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貌是日常生活行为中具有道德或伦理意义的一项行为准则,它具有普遍性,为人类所共有。同时礼貌的具体内容和制约礼貌行为的规则存在着跨文化差异。作为礼貌理论之一的面子理论在中西方情境中自然就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