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8篇
社会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整体主义"是一个词义宽泛、含混,容易引起歧义,并正被混乱使用的术语。教学实践中,这一不当术语易使讲者难着边际,听者一头雾水,有碍于人文传统的阐释。文章通过递进设问而三作质疑,并建议实事求是地采用"中国古代集体主义"来表述相应的传统伦理。  相似文献   
72.
扶弱济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孟的仁爱大同思想、管子的“九惠之教”、墨子的兼爱互利构成了中国救助弱势群体思想的重要源头。当前,救助弱势群体是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是构建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救助弱势群体可使广大人民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力量,从而增强集体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73.
政治个人主义的价值目标是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自主,由此导向了政治理想上的平等理念和自由理念。但是由于其原子主义式人性假设的谬误和最小政府理念的平等困境,政治个人主义的最终实践结果与其价值初衷背道而驰。在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政治个人主义是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因此其在中国的命运是注定要被超越的,而超越它的集体主义就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4.
Cyberspace is the Global Village, a sphere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s from multiple cultural backgrounds. It can unite people or divide them for motives rooted in ideology, politics, historical background, race, or religion. Readers will find it useful to read an article on cyberspace from a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because, most likely, they will be able to relate their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of cyberspace to the analytical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An important conclusion is that cyberspace facilitates the creation of a second order of culture, which differs from the synchronous exchange of symbols and sounds between people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相似文献   
75.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n child sexual abuse (CSA) and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ies was conducted to help address the current gap in knowledge in the area.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one explored theme – aspects of service delivery models identified as effective, as the basis for developing a model for Australia. The findings indicate two key aspects of effective service delivery: (i) models should be ecologically grounded to the specific cultural context, and (ii) individuals should be placed at the center of intervention so their needs and experiences are not ‘boxed in’ by their ethnicity. The model proposed for the Australian context is guided by these two key principles. Service delivery models are important because they help guide practice and standardize treatment and support in the field. However, the model proposed here also values flexibility, cultural competency, a strengths-based approach, an empowerment-based approach, intersectionality, and a feminist framework. These model elements are particularly relevant in relation to the family cohesion and support that collectivist cultures offer; whether, to what extent, and how they act as a risk or protective factor, or even both, is best determined by the victim/survivor. The utility of the model for practitioners and clients requires rigorous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76.
个体主义伦理观与集体主义伦理观相对,它是西方除中世纪以外的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伦理观,从古希腊到当代,不乏代表人物。个体主义伦理观为权利观念的生成和权利制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权利的发展起到一些负面影响。倡导法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个体主义伦理观的合理性,才能够为权利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原则不但是实行有效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还是重要的价值导向。综合起来看,主要的伦理原则有以下一些方面:“德”“得”相通与义利统一;整体至上与集体主义;公平合理与重视效率;精神提升与人伦教化等。  相似文献   
78.
个体--群体价值观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群体价值取向是一个主要的文化价值观维度,本研究根据个体—群体取向与水平—垂直取向两个维度,把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分为四类,探讨了四类价值取向与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员工的群体取向高于个体取向,水平群体取向的平均分数最高;四类个体—群体价值取向对工作业绩有不同的影响;对员工的业绩及组织的业绩最有利的价值取向是垂直群体取向,水平群体取向与任务绩效具有反向关系。本研究结果对企业的人员选拔、员工价值观的引导及组织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9.
赵有田 《东方论坛》2005,(5):92-97,108
在以什么人为本和如何以人为本的问题上,不同民族、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看法,形成多种多样的人本观.其中,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中国传统的伦理主义人本观、西方的个人主义人本观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人本观.伦理主义人本观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思想旗帜;个人主义人本观是西方文明发展的产物,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思想旗帜;集体主义人本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确立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思想旗帜.当代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集体主义人本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80.
制度分析的首创者在不同学科的方法论特点是不同的,亚里士多德、凡勃伦和康芒斯都是从方法论整体主义出发的,韦伯则从方法论个体主义出发。近代以来,方法论个体主义在西方制度分析中占了主导地位,原因主要是方法论个体主义符合西方社会的科学研究传统和人文主义思潮,反映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内在要求,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西方社会科学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方法论个体主义与价值观个人主义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西方学界的方法论个体主义又确实容易走向价值观个人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与西方制度主义是可以兼容的,体现了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与西方制度主义不同的地方是,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坚持了价值观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