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参与"新航路开辟"的西班牙通过一系列殖民活动,建立起庞大的殖民体系,成为十六世纪的世界霸主,世界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它那具有封建专制特色的殖民统治对拉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成为了世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2.
信息社会使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何抓住机遇 ,开拓新的生态位 ,是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管理的着眼点。而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它是建立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上的。本文提出群体专家问题发生系统是通过分析人机相结合系统模拟的群体决策分析 ,发现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3.
将产业经济学的集群理论引入高等教育是一种可行的尝试,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思路。集群式教育包括软硬集群、潜显集群、内外集群三大集群体系,它们共同发力、联合作用,必将全面而有效地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因此,应该从高校自身发展和社会集体关注两个方面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群体系的构建,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增强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94.
从《蝴蝶君》剧中主人公的复仇策略,揭示其行为动机,进而探究这一人物身上折射出的深层的民族文化心态,即作为一个亚裔移民迷失于两个世界之间的边缘人体验,对于理解小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天津某大学学生心理素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会转型和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学生群体中的强迫、焦虑、恐怖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现象越来越严重。通过对天津某大学大学生3年的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农村生源与城市生源、男生与女生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各个不同的群体中,心理健康状况有着不同的特征。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以壮语、布依语、毛南语、莫语等对跟汉族有关事物的称谓为切入点,从语言学及史料考证的角度对明代汉族与广西少数民族的关系进行考察,论证了明代都司卫所制除了对广西经济文化产生正面影响外,它们与当时当地的少数民族的关系主要是凸显了其军事特点。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仔细考察了 1619年英属美洲历史上的第一次居民代表会议———弗吉尼亚议会的背景、议程及其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8.
太原市业余足球活动群体人口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太原市参加成年男子业余足球活动群体人口特征的研究,试图了解这一群体的人口特点,为太原市成年男子业余足球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表明,太原市参与业余足球活动的成年男子群体,其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8岁~45岁之间,拥有较高学历的已婚男性;在职业分布上比较均衡,其中工人相对较多;收入水平以中等收入和中低收入为主.  相似文献   
99.
编辑部的群体效应与学报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学报是编辑集体劳动的产物 ,办好学报 ,必须发挥编辑部的群体效应。这种群体效应主要体现在 :1.价值取向的趋同性 ;2 .专业知识的增殖互补性 ;3.理性思维的共振性 ;4.编辑工作的协同性  相似文献   
100.
动物的三大本能之一的安全本能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里被马斯洛归结为。安全需要”,它在人类身上突出表现为意识性的。归属感”等精神或情感需要。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内在本质历来众说纷纭,而作者从这个角度人手,认为儒家学说的实质乃为生存而寻求群体归属的心理需求,个人权利附着在群体意志中。中国古代君权专制和宗法关系、宗教信仰等社会形态的产生以至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皆与此有着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