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33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78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1328篇
社会学   203篇
统计学   7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整个大学阶段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而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并未跟上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远远不能达到目前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教学内容停滞、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过于保守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的应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体制这三方面的探讨,阐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2.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课网络教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少,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时量不足等问题,在分析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天空教室来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课网络教学,开展了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课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利用此网络平台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93.
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应用,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问题,降低了知识难度.提出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结合教学内容引进或研制教学课件.学校要积极为研制多媒体课件的教师提供便利条件,提高多媒体组合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4.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对计算机病毒进行了分类,同时分析了各类病毒的特点。并着重介绍了对病毒的防范措施以及清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由于计算机绘图技术在成图方法上与传统的手工绘图不同 ,促使传统的图学教育出现诸多变化。文章简述了科技进步对工程图学学科的影响 ,分析了工程图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围绕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 ,并结合教学实践 ,就《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等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6.
浅议多媒体教学信息素材库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信息素材库的构建和特点。  相似文献   
97.
比较分析了人的创造性与基于知识的计算机设计系统的创造性 ,考察计算机潜在的创造性。在对具有创造性的人所具有的一定个性和特点讨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几种计算机模拟人类创造性策略的模型。  相似文献   
98.
"主动性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同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传统的英语镲教学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方面有其局限性.计算机教学手段能解决传统的英语教学法中的许多问题.在本文中着重强调了如何激励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  相似文献   
99.
"移风易俗":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移风易俗"是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它在古代美学史上的发展可分为四期:先秦,荀子基于性恶论,主张以音乐和谐情感的作用,弥补礼义强扭人性的刻意、划一之偏,首次提出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的移风易俗命题;秦汉之际,<乐记>从理论上进一步突出了命题的意识形态性,而<吕氏春秋>、<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修正并重新解释了该命题;到汉代,由于谶纬迷信的泛滥,命题的意识形态性在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被相应地神学化,后经<白虎通>的阐释,该命题被正式颁布为官方意识形态;魏晋时期,嵇康从道家自然人性论出发,否定了音乐移风易俗的道德性、神学性及政教性,弱化了命题的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100.
文章针对当前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对工科院校学生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出发,重新厘定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目标,提出构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适合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学科群,是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目标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