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24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从考定<诗经·小雅·鼓钟>一诗的创作年代入手,揭示出周宣王朝初期,曾存在一种篡改军士原作和地方风乐而入<雅>的成诗方式,并由此论及中国上古文学艺术中的审美发生问题.指出在古老的宗法制度渐趋衰败的时候,原本作为社会集体意识形态,长期附属于政治功利目的的诗歌艺术,是如何伴随着自我本位意识的萌动和个体精神从社会共同体引退、逃避而逐渐脱离伦理-政治母体,转变为独立的审美活动的.  相似文献   
42.
在清代,广义上的家产既包括了族产,也包括了个体家庭私产,有关家产的争夺主要围绕族人侵占族产,以及兄弟分家析产和绝户家庭的立嗣问题展开,同时侵夺寡妇产业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清代人口压力日趋增大,资源日趋短缺,道德和宗族的约束力减弱,而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争产者的贪婪。  相似文献   
43.
通过传统族权、父权、复仇等制度现象的例示与分析,说明传统儒家思想的法律化过程。  相似文献   
44.
在"视死如生"的古代中国,人的死亡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终结,而且也会引来极为复杂的宗法制度方面的社会矛盾.范仲淹及其母亲卜葬洛阳万安山下,就是一种艰难而无奈的选择.其中交织着范仲淹悲苦的身世、与母亲生死相依的深情、对先贤的追慕和他微妙复杂的宇宙哲学之思.事件本身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极为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彰显着范仲淹一代圣贤的崇高风范,也昭示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45.
随着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演进,中国古代神话出现了历史化现象,其突出表现是将神话人物的兽形或奇特形象人形化、体系化。反过来,中国历史也在某些细节处又被神话化了,这从帝王的谱系关系与神王的谱系中可得到印证。这种神话与历史相融合、相附会的文化现象的诱因是儒家对神的慎重态度,契机是寻根问祖的宗族观念,动因是昭示祖的地位,显示自己高贵,为自己统治寻求神的支持的需要,也是对塑造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的向往。  相似文献   
46.
自梁末以还 ,在门风转向负面影响的作用下 ,吴兴沈氏的族势日渐衰退 ;爰及隋唐之世 ,更因为离散宗族政策的实施尤其是选举制度的变易 ,该家族丧失了乡里根基的依托 ,最终消融于官僚帝国的组织框架和文化构造之中  相似文献   
47.
随着当代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 ,摩尔根在19世纪末期提出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和国家等理论无不呈现出极大的历史局限性。它们体现在 :1、氏族并非产生于“血缘家庭” ;2、部落并非是个严格的血缘组织 ;3、部落联盟并没有普遍意义 ;4、希腊并非早期国家的典型。澄清摩尔根理论的错误影响 ,使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是我们急需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48.
宗族具有血缘性和宗法性两个基本属性,这是宗族作为一个联结国家和社会个体成员的中间组织的两个权力来源。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宗族的两个权力来源逐渐式微,宗族已开始向一种新型的社团组织嬗变。  相似文献   
49.
宗族势力复兴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农村现代化的进行,在当今中国的乡土社会,宗族已出现变体,现在的宗族与传统社会中的宗族在规模及影响上都有了很大的差别.其在农村社会中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理性地分析其复兴的原因,全面了解它在农村现代化中所起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宗族资源来进行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50.
本文通过考察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沙田宗族聚落--番禺沙湾古镇宗族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分析沙湾镇区内延续下来并保存至今的历史文化遗存.基于其在整个珠三角的典型性和保存的相对完整性,提出了整体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