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82篇
社会学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91.
社会建构主义:建设性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尔、拉图尔、谢廷娜等经典社会建构主义作家的建构思想,重在强调建构在认识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而没有真正认识到作为建构主体的人与其建构物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建构的辩证关系;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建构者即社会群体与建构物即科学技术等之间是相互建构彼此不断超越的,两者都达到更高的水平,并在此水平上进一步超越循环不止,其实质就是建设性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392.
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与大学英语网络学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中的基本要素揭示出建构主义作为网络学习理论基础的适合性,在具体讨论设计大学英语与网络技术的整合中,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中的随机通达和协作学习的观点更是适合大学英语在网络时代的学习特点。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并根据为学习设计教学的原则,可设计主题教学模式,以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堂内外的学习及培养语言技能。此外,必须设计一个可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的在线学习系统。  相似文献   
393.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网络教学模式得以实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建构主义和双主模式语言学理论出发,论证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师角色重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之一是把握适当的"度"。  相似文献   
394.
哲学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合理化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都是某种知识,都具有可检验性、解题能力和社会认可三个共享的思想要素。当某种学术观点不仅被学界认可而且也被全社会所认可的时候,这种学术就会变成意识形态,而某种意识形态也无非是某种学术观点不仅解决了学术问题而且也能够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就经历了从科学探索到社会思潮、再到政治制度的嬗变,也是从某种学术观点上升为意识形态的。从这个角度看,哲学社会科学是意识形态的思想库,意识形态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合力。因此,意识形态来源于并超越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自由探索。当某种意识形态能够包容并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的时候,这种意识形态就具有作为社会核心价值的先进性;但是,当哲学社会科学自由探索超越了现行意识形态的时候,这种意识形态就被更能包容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成果的意识形态所替代。因此,任何意识形态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前意识形态(学术的自由探索)意识形态确立(某种或某些学术观点上升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反常与滞后(现行意识形态与先进学术观点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变革(代表先进思想的学术观点替代了旧式的意识形态)新的意识形态(这种/些先进的学术思想经过全社会的认同特别是政治家的重建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意...  相似文献   
395.
关于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对抗式教学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构主义指导下,提出对抗式教学法,即在学生分组团队之间形成知识对抗关系,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从而锻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实现对课程相关知识的意义建构。对抗式教学法可以普遍适用于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相似文献   
396.
This VOSviewer-enabled bibliometric study examines scientific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since 1955. A co-cita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while sustaining its cross-disciplinary nature, public relations increasingly relies on scholarship generated within its own discipline, with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and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most cited academic sources. A citation analysis of author affiliations revealed a number of findings, including universities with the highest count of publications, university pairs that tend to cite each other, as well as regional university groups and large clusters within a broader, citation-based network. Among the 108 most productive academic institutions from four continents included into the study, U.S.-based universities produced the highest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 nine peer-reviewed journals. Cross-referencing citation relationships among university clusters in different world regions illustrates an ongoing pattern of globalize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relations knowled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