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6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114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9篇
丛书文集   256篇
理论方法论   158篇
综合类   1793篇
社会学   178篇
统计学   1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国际传媒生产贸易中,传媒产品消费的本质就是价值认可式的精神性消费,在自愿获得消费物的消费中,得到精神与心灵上的满足,实现对一国传媒产品的最优化接受。由此本质出发,总结了消费的六种类型,在分析梳理其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消费在国际传媒生产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2.
消费是拉动内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懈动力,然而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尤其是农村消费,但由于受收入、物价、市场发达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消费长期以来一直被压制.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构造数量模型分析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影响农村消费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3.
德莱塞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嘉莉妹妹的个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文学史上,德莱塞塑造的嘉莉妹妹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形象.本文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兴消费文化和新女性崛起这一特定社会历史背景出发,从自我实现、自主选择、自我塑造三个方面尝试解读嘉莉妹妹这一形象在个性上表现出的新女性内涵.  相似文献   
74.
消费文化转型的激励机制与“两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文化具有引导、凝聚和激励的社会效应,实现消费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明确"两型社会"消费文化转型取向的基础上,探求消费文化转型的激励机制,以期对推动"两型社会"的构建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5.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经费支出被列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象,高校经费支出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据此,笔者结合近几年参与部分经费支出绩效自评和绩效财政评价的工作实践,阐述了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工具理性,分析了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6.
水果和蔬菜是为人体提供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元素的重要农产品,我国居民饮食中普遍存在着能量相对过剩、果蔬摄入量不足的问题。以人体膳食均衡为研究视角,研究我国果蔬消费趋势和结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按照当前的消费趋势发展,我国居民营养摄入不足与过剩同在的问题依然无法得到解决;我国政府在制定水果和蔬菜战略布局的决策中,应综合考虑人体的膳食营养均衡和未来市场营养需求,以实现我国果蔬产业布局优化;消费者在进行水果和蔬菜消费购买行为时,应在营养膳食均衡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77.
非理性消费已经成为零售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认为顾客非理性消费行为是受到内在的、最本质的特殊顾客需要驱使而产生的不合理行为,揭示了驱动顾客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顾客需要,并探讨了情绪状态因素调节顾客需要与顾客非理性消费行为关系的作用机理。基于416份问卷的调查结果,社交需要、释压需要和求廉需要是驱使顾客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主要内在动因,情绪对特殊的顾客需要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旨在丰富顾客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知识,为商家实施目标营销、新服务开发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8.
运用我国1983—2012年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可支配收入、教育水平、金融发展和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长期均衡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和金融发展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育水平提高1%,居民文化消费增加0.454%;金融机构信贷提高1%,居民文化消费增加0.363%;可支配收入和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可支配收入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在短期由正向转为负向,教育水平冲击和金融发展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短期具有正向影响,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短期具有负面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文章提出了扩大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9.
分别以政府支出和农村市场化代表政府因素和市场因素,实证分析了政府因素和市场因素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政府支出与农村人均金融资产、农村人均贷款和农村金融风险存在“U”型关系,而与农村金融外流存在倒“U”型关系;农村市场化有助于提高农村人均金融资产和农村人均贷款水平,以及抑制农村金融外流,但是可能会加大农村金融风险。为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政策制定者应采取差异化的政府支出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同时,应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关注经济开放和汇率波动对农村金融发展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80.
This paper examines some central themes about change in consumption behaviour throug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eating. It analyses patterns of food consumption in the UK using time diary data from 1975 and 2000. The practice of eating is decomposed into four component activities which are used to explore systematically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processes - such as commodification and temporal fragmentation - and ways of providing and consuming food. It charts the expansion of eating out, the degree to which it substitutes for other eating activitie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its development for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temporal organization of daily life. Analysis reveals that food consumption continues to be differentiated along established lines of social division, although the content of those divisions has changed and varies across components of the practice. Increasing commodification of the food chain is documented, but without appearing to have a corrosive impact on household organization or social relationships. While tendencies indicative of temporal fragmentation are revealed, counter-tendencies exist which suggest that the practice of eating is resilient to many forms of external pressure.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a practice-based analytical approach permits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orie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