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6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98篇
管理学   57篇
民族学   96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289篇
理论方法论   279篇
综合类   6120篇
社会学   19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627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519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535篇
  2004年   598篇
  2003年   555篇
  2002年   479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从网络小说看网络文学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文学已登上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大雅之堂。从最能体现网络文学基本特征的网络小说进行探析 ,认为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为 :情感表达的宣泄性 ;著读交流的迅捷性 ;叙事结构的随意性 ;语言表达的能动性等。  相似文献   
92.
妇女的性别觉悟,也可以说成妇女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程度,受个人所处的社会政治、历史经济、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决定。妇女性别的觉醒程度在不同时代及不同的个人身上,其表现各有特点,其作用也不尽相同。对妇女自身来讲,则直接影响妇女个人如何面对命运、选择机遇,以至决定最终的人生模式。本文试图对张洁、王安忆创作的长篇小说《无字》、《长恨歌》中两个主要女性人物一生命运与个人性别觉悟的关系做出分析,探讨这一关系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3.
通过描述和分析陈思和关于重写学史的最新论述,认为陈思和表述于90年代的重写学史方案一方面固然具有强烈的反化激进主义、非精英主义色彩和某种后现代主义倾向,但是,启蒙主义仍不失为其深层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94.
:词的出现是对传统诗教观念的突破,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不但关乎文学自身的规律,还涉及到复杂的士人心理和社会关系的变革。笔者拟从文学接受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个角度切入,探讨词在宋代的接受背景。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从《血色黄昏》反映生活的真实性、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以及独特的表现风格三个方面,对小说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96.
天才词人苏轼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词风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为当时绮丽的词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然而,在当时和稍后却未能得到普遍的认同。苏轼之后的北宋词坛主要活跃着两类创作主体,一是以贺铸为典范的都会  名士,一是以周邦彦为代表的大晟府人。他们并没有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而是沿袭原有的道路,使词的创作重新陷入艳科的泥沼中去。  相似文献   
97.
黄庐隐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和塑造悲剧女性群体形象的代表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大大的一笔。本文较具体地论述并指出庐隐小说集中反映了当时的一代知识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体人生价值的过程中 ,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苦闷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8.
文章从政治的视角考察了汉魏文学 ,辨析了汉魏时代儒家诗教、文的自觉等理论问题 ,勾勒了汉魏文学与政治的流变态势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9.
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蕴涵浓厚的人学精神,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理想突出表达了对人的关怀和对人的精神重塑的期盼,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因而具有旺盛的历史活力。在文艺美学的当代建构中,我们应当把握好学科建设的方向,坚持理论的务实品格,在关注人生、贴近审美实践中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0.
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文学呈现出多元化、边缘化、市场化的特点。新的趋势是俄罗斯作家的媒体化、文学作品的网络化和文学语言的晦涩化。这一时期文学的3个热点板块是新侨民文学、宗教题材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