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6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98篇
管理学   57篇
民族学   96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289篇
理论方法论   279篇
综合类   6120篇
社会学   19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627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519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535篇
  2004年   598篇
  2003年   555篇
  2002年   479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91.
回鹘是一个以善于兼容外来文明而著称的民族,不论其宗教信仰还是文学创作,都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他们先后信奉过萨满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祆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差不多涵盖了古代亚欧大陆曾经流行过的所有国际性宗教。这些宗教的流行,对古代回鹘文学影响甚巨,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为数众多而丰富的古代回鹘文宗教经典与文学作品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992.
文艺人学本体论是新时期文艺理论研究中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理论潮流.它的发生既是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自身逻辑运动的必然,也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在中国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反响和回声.它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文学艺术的思维视角,同时,它的理论盲点也是我们在建构当代形态的文艺理论时所应当扬弃的.  相似文献   
993.
刘永济、程千帆两代国学大师的治学之道 ,其特点是由博返约、厚积薄发 ,文献考据与理论批评相结合 ,“知”与“能”相统一 ;他们人格高尚 ,忠诚教育事业 ,尊师重教 ,奖掖后进  相似文献   
994.
元康时期,讲求辞藻的繁富、英华膏泽成为文学创作的潮流,这与文学的自觉和元康文人的逞才不无关系,但也不能忽视那个时代由个体生命的觉醒而带来的追求感性生命价值的风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受活》:荒诞背后的焦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连科的《受活》用超现实的方法营构了一个荒诞奇诡的艺术世界,在荒诞的背后却是作家对于现代化进程中劳苦人命运的焦灼,对造成劳苦人悲惨遭际的权力个体、权力机制的拷问,以及对造成劳苦人失语的当下文坛的不满。  相似文献   
996.
文人角色的变化与近代文学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特殊的历史危机 ,迫使文人以启蒙民智为出发点进行通俗文学的创作 ,希望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随着社会地位的转变 ,近代文人迫于生活的压力 ,精神底线慢慢被打破 ,由为理想而创作文学作品转为为生活而制造文字商品 ;由被动创作市民文学转为主动创作 ,文人的主动参与最终将文学由高堂庙宇推向了人间百姓。  相似文献   
997.
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发韧于19世纪初,是西方自由民主思潮与中国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思潮汇合后的产物。这里从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产生原因及中西自由主义思潮的比较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自由主义思潮风貌。  相似文献   
998.
现代西方哲学相比较于传统西方哲学而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三个方面的表现可归结为一条,即消除旧意志观,确立新意志观。  相似文献   
999.
经过新中国建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云南各少数民族不但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还涌现出一批女性文学写作者。各民族女性参与到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中,是历史的进步,对云南文坛的繁荣和文本形式的多元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主要对中文专业历史教学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思考,论述了注重历史感的培养、处理好史学与文学的关系、史学为文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