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93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39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814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物理演示实验的优化设计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优化物理演示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改进物理演示实验的检核表法,为物理演示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2.
中日两国间出口贸易的长足发展,无疑给中日两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注入了一定的新的生机和活力。中日两国相互间出口贸易的依存度和竞争力状况,对进一步改善中日贸易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日本的出口结构优于中国,中国应在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创新,提高科技含量,走创新性劳动密集型产业之路。  相似文献   
73.
权力具有腐蚀性,权力滥用侵害公民权利、危及社会稳定。基于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原则,中西方宪政实践均创设了以权利约束权力、以权力制约与监督权力的宪政制度,对维护权利、促进权力的有效行使产生了积极作用;当代中国权力监督约束机制的完善应当以健全公民权利体系、合理分配权力和强化权力监督为根本。  相似文献   
7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调查和研究蔚然成风,蒋杰是这次农村调查运动的典范。他身体力行,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显示了“用脚做研究“的实证研究的作风。其调查内容广博而丰富,涵盖人口、自然环境、教育等各个方面,并意图以精确的调查分析中国农村的症结,以求达到改良农村的目的。这些调查推动了中国农村调查研究的本土化进程,使我们对民国乡村社会及其诸多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5.
采用文献法及调查法分析目前中国省级旅游官方网站的现状,明确政府在旅游信息网站建设中的职责与任务,为地方政府旅游信息网站的构建与完善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6.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有效的政策执行手段对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意义重大。通常使用的政策执行手段有五种,政策执行手段具有某些作用特性。选择、确定合适的政策手段,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手段选择、确定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7.
试论探望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望权是新修改的婚姻法增设的一项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婚姻法设立探望权制度的立法动 因,介绍了婚姻法对探望权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78.
加强法律类公共课建设,是高校普法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其不仅有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高校法律类公共课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对此,应该提高高校法律类公共课的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有兴趣“学法”,进而“懂法”和“守法”,最终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合格建设者.  相似文献   
79.
《合同法》在合同形式方面做出了许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规定 ,但由于对法定形式的法律性质和效力缺乏明确规定 ,引起法学理论和审判实践上的诸多不同理解和做法。借鉴国外的有关规定 ,补充规定“缺少法定书面形式的合同无效” ,修改第三十六条的“合同成立”为“合同有效” ,删除第四十四条关于批准、登记生效的规定 ,使我国合同形式的法律趋于完善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80.
阳旭东 《云梦学刊》2002,23(2):37-38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在当事人举证责任规则方面的规定过于抽象粗疏,不便于实际操作;民事证据立法必须具体明确地限定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范围和程序,以提高司法效率,保证司法公正;应当对当事人取证的权利、方法、手段提供物质和制度保障,使其举证责任在司法实际工作中能够真正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