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4篇
民族学   45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267篇
理论方法论   84篇
综合类   1341篇
社会学   55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践中 ,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操作有诸多现象和现实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社区建设”概念的界定、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居民参与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地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则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2.
我国高等教育的政治社会化以其独特性反映赋予个人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影响政治文化和政治体系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普遍适用性。具体表现为要对大学生对象身心发展过渡期、个性知识系统、政治精英情结的独特性;任务上要落实引导大学生产生高层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努力成为积极公民、形成与主流意识形态适应的校园政治文化的独特性;实践上要充分发挥理想化与现实可能性、单一途径和多种途径、弘扬主流文化与正确对待亚文化、个体自我要求与团队强制要求相结合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3.
论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是新的治国方略,它既体现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德治的意蕴,又是毛泽东以来几代国家领导人不懈探索的结晶。从毛泽东首倡的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到江泽民的以德治国,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逐渐走向成熟。贯彻这一治国方略,应从以德治党着手。  相似文献   
24.
如何定义“大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捷 《统计研究》2007,24(10):61-63
 摘  要:本文通过对各种关于“大国”定义的总结和分析,根据经济学原理给出了关于经济学意义的“大国”的定义。并分析了这种定义的优势,以及在该定义下进一步研究“大国”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25.
村官肩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调查中发现,当前中国的村官面临着“权”、“利”、素质及心态等困境。这些困境的形成,是历史、体制、行政、利益及自身等原因造成的。帮助村官走出困境,使其承担起历史的责任,需要构建形成责任心的内生机制,提高他们的待遇,并从体制上解决其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26.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两个方面 ,它们之间互为基础 ,功能互补 ,相得益彰。因此 ,要充分发挥德治功能。贯彻以德治国方略 ,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 ,加强道德教育和制度建设 ,突出官德建设 ,努力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7.
通过深层次地解读传统徽派建筑聚落空间的几点重要创作手法,强调了保存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并认为具有乡土价值的空间创作手法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类设计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28.
钱穆史学思想有几个特点:一是学术研究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论、中国传统社会非封建论、“史心“论、“古史层累地遗失“论。二是“以天下为己任,经国济世“的精神。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史观“、“生命史观“、“变化史观“、通史观念等理论。  相似文献   
29.
依法治国与宪法司法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要发挥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不应只停留在强调宪法为依法治国奠定了法律基础、为广泛主体提供了根本行动准则等方面 ,更重要的是要把宪法引入司法领域 ,通过宪法司法化强化宪法的法律效力 ,真正树立宪法权威 ,以宪法的司法化限制公共权力 ,规范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保护公民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当前需要从认识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缺陷入手 ,通过纠正人们对宪法认识上的偏差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宪法司法制度 ,有效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相似文献   
30.
长期以来 ,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 ,在国外智力引进方面作了许多重要的论述和实践。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关于国外智力引进的战略思想 ,对于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