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87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凭籍自身信用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现代社会,政府公信力是检验民众对政府信任的晴雨表,受到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和极大关注。但在既往的研究中,学界往往热衷于对政府公信力的政治学探讨。事实上,除了从政治学范畴追寻政府公信力之外,还有其存在的伦理基础,这一伦理基础便是政府“善”。政府“善”是优良政府应然的价值诉求,是政府获得公民认可的前提,也是公民与政府达成共识的最基本要素。要重振政府公信力,最重要的是要在人们内心深处唤起“善”政府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2.
笔录类证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的法定证据种类之一,是侦查机关在侦查行为过程中制作的、旨在获取证据物或认定案件事实的笔录类材料。作为特定侦查行为的固定方式,笔录类证据有着规范侦查行为的价值;作为证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录类证据有着证明案件事实的价值。其既可以充当实质证据,也可以充当实物证据的补助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笔录类证据的适用存在类型泛化和质证虚化两大问题。在类型上,笔录类证据应当走向法定化,即明确笔录类证据包括勘验笔录、检查笔录、辨认笔录、侦查实验笔录、搜查笔录、扣押笔录和证据提取笔录,不包括讯问、询问笔录和情况说明。在质证程序上,笔录类证据应当走向言词化,即构建必要笔录制作人、见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和相应配套措施,以还原案件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03.
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我国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公众对法院与法官普遍缺乏信任,法院判决难以顺利执行,缠诉缠访事件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一些暴力袭法事件。此种现状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司法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与司法权威的生成。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与政治语境下,应当从法院、法官与社会公众三个层面,以促进司法独立、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为核心,通过观念培养、制度改革以及规则构建等途径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4.
对高校学生助困体系教育功能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助团体系具有资助和教育两种功能。资助功能可以解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而教育功能则更为重要,可以鼓励贫困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贫困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贫困生的人格特征,构建贫困生的诚信理念,造就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05.
目前西部地区群体性事件多发于土地征用、城镇改造、移民安置、劳资关系、环境污染、国企改制、资源开发等领域,贫富差距、分配不公、钱权交易、治安恶化和官员腐败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西部地区以维权为目的的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在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其合理性。但是,群体性事件表现出来的巨大规模、暴力倾向、无直接利益冲突苗头,以及政治诉求的强化,对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针对西部地区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情况,地方各级政府要定位准确,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善于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疏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大力进行社会建设,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建立起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应急和善后机制。  相似文献   
106.
马克思早年对报刊信誉即有论述。他强调了"人民的信任"对报刊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认为报刊必须坦率而公开地讨论国家事务、与人民的思想情感高度一致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青年马克思的这些观点至今仍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独立管制机构勃兴于各国政府进行大规模"去管制化"和私有化改革的时代,私有化后的公共设施、政府内部的其他行政机构以及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公民社会组织都成为独立管制机构在新的历史时期施加影响力的对象。独立管制机构的兴起标志着传统的"福利国家"被一个以管制为主要内容、结构上更为碎化的"管制国家"所取代,不过这种组织的激增也给政府带来了各种"代理成本"。独立管制机构对我国的事业单位改制以及若干政策领域的管理体制改革都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8.
中小企业实行应付账款计划化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小企业信誉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应加强对应付账款的支付及时性和规范性的管理。在现实的应付账款支付过程上,许多中小企业速是采用传统的随意性的应付账款管理模式,这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小企业应借助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应付账款计划化管理,以提升企业信誉,降低资金成本。  相似文献   
109.
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制度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美美事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公众的问责直指以中国红十字会为首的慈善组织。一系列应对措施并未挽回信任,反而使慈善组织集体面对捐款额锐减的尴尬局面,凸显出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本文从制度层面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探究。首先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例,通过对其组织架构的考察揭示政府对慈善组织实施控制的普遍情况;进而推测,政府与慈善组织之间的制度关系是造成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后从准入门槛、权责关系、监督机制三个角度,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这一现状做出制度层面的解释。结果证实了之前的推测,并得出结论:政府与慈善组织之间的制度关系是造成其公信力缺失的重要原因。最后从实际出发,简要提出了三条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0.
网络媒介已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因其与传统传媒的不同特征,其信息公信力面临着不同的认知和评价。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几个方面的讨论,就网络信息的传播特征、网络信息公信力现状和我们的应对等,给出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