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87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倡导平民慈善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捐赠基础上的社会救济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慈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就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而言,现有的慈善捐赠水准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应大力倡导平民百姓作为主体投身慈善事业。民众中蕴含着无尽的慈善资源,只要积极疏导,合理开发,中国的慈善事业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当前中国基层法院民事案件数量多而司法人员配置有限、法官工作负担过重、法官流失等问题,导致案件审理质量下降、群众司法获得感差、民事司法公信力有待提高。究其根源,在于基层法院诉讼门槛过低,兴讼成风导致诉权滥用,以及纠纷解决渠道不畅通等。要解决当前困局,主张建立诉讼诚信体系、完善诉讼费制度、借鉴太平绅士制度建立诉前裁判庭的解决路径,借助民间力量的参与,让司法审判更加公开透明,减少社会公众对法院案件审判的认知偏差,从而提升法院民事司法公信力与司法权威性。  相似文献   
63.
历经40年发展,我国的刑事司法取得重大进步,最重要的是刑事诉讼立法的进步,关键是不同时期立法价值追求的与时俱进和伴随时离时合的实践。1979年起我国刑事司法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追求裹挟于打击犯罪之中的真实再现,注重实体公正。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程序公正开始制度化,但实践效果不理想。2012年《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是1996年程序公正制度化的再推进,是在人权保障层面上的新展开,但办案人员在某些个案中基于法外利益考虑而置程序公正于不顾的做法仍在延续。2018年《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修改,有对程序公正和人权保障的促进,也有对反腐败法治化的呼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刑事司法的价值追求在既往基础上继续拓展,最终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司法的公信力,在立法推进、司法能动、当事人参与和民众关注下,要把人权保障、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整合到中国人对刑事司法的信任与司法权威的自觉彰显之中。  相似文献   
64.
我国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其发展方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非规范性,尤其是诚信的缺失已经成为它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本文通过对私营企业历史沿革以及现状的剖析,指出加强诚信建设是私营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并提出了通过构建私营企业诚信体系提高私营企业诚信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65.
诚信博弈与企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市场竞争机制作用范围的重大改变,企业竞争方式不仅表现在价格与销售的竞争上,同时更表现为企业的系统之间在远见、胆识、决策与操作能力包括伦理智慧在内的诸方面的较量。因此,企业诚信制度策略、文化策略和管理策略将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6.
网络食品营养信息有助于消费者在网购时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并做出健康食品的选择,改善居民的营养健康问题。通过4个实验,从精确性和说明性的角度探究了网络食品营养信息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较于客观型营养信息,评估型营养信息会导致消费者购买网络食品时感知到更高的易于理解性和更低的信息可信性,进而影响购买意愿。(2)消费者对网络食品营养信息的偏好会受到其目标的调节。当消费者具有达成型目标时,客观型营养信息会通过更高的信息可信性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当消费者具有维持型目标时,评估型营养信息会通过更高的易于理解性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及有关社会组织在选择网络食品营养信息类型时应该将消费者目标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67.
如何实现司法公信力这一问题,理论界、实务界已有诸多有益的探讨。但是,随着微博在信息传递、互动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日益显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民法院开设官方微博的背景下,司法公信力的实现路径无疑将与以往有别。文章从司法公信力的含义出发,探究司法公信力的实现标准,分析法院微博的运行现状,提出在微博问政下司法公信力的实现路径。由于目前法院微博在运作、管理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在司法公信力实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68.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69.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democratic process and trust in elected leaders are both declining. Drawing on research from the fields of 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s, this content analysis examine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lens of credibility and stewardship, both concepts central to predicting favorable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outcomes. In this analysis of all presidential, Senate and congressional candidates in the 2016 election,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candidates more commonly communicate way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campaign (relationship nurturing), than demonstrating that they are worthy of being entrusted by the public. In addition, candidates’ communication primarily centered on the candidate being a credible source, neglecting other strategies for demonstrating credibility (digital and content). Whil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y party affiliation, incumbents and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were more likely to communicate some forms of stewardship and credibility.  相似文献   
70.
This study examined how charitable giving by entertainment celebrities influences celebrity personal public relations. Survey participants showe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charitable giving. Attitudes toward charitable giving positively influenced celebrity credibility perception. Credibility also influenced attitudes toward the celebrities, which in turn positively influenced the purchase intention of their performance. Also, attitudes toward charitable donations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ttitudes toward the celebrities.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need to note charitable giving as an efficient and strategic personal public relations factor and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