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3篇
丛书文集   111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683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笔者旧考王灼生于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卒年在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以后。今综合考察王灼诗文和相关史料,对生于崇宁四年说进行了若干补证,新考证王灼卒年在淳熙八年(1181)秋以后。  相似文献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17条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这一条款被许多媒体解读为"同命同价"的实现,甚至有媒体欢呼"同命不同价"已经终结了。然而,这一条款仅仅是规定在同一次的侵权行为中的赔偿标准相同,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同命同价"的要求,只是有限范畴的"同命同价"原则。真正实现"同命同价"的方法是取消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死亡赔偿金制度,实现生命权的平等。  相似文献   
63.
元初南方正一派道士诗人马臻,其诗在元道流诗人中成就颇高,但生平正史无传,后人述及,或含混不清,或失检误判,或有舛史实,作者就其生卒年、青少年经历、壮游西京、晚年生活四个问题作出考辨.  相似文献   
64.
无近亲属或近亲属不明的受害人被伤害致死,其生前所欠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的债权人,得向加害人行使具有物权性的追偿权;有权接受其遗产者得提出误工费、死亡补偿费赔偿;料理死者后事者享有丧葬费等费用请求权;与受害人间无法定权利义务的扶养人、被扶养人有权享有属于遗产部分的请求权.死亡赔偿是加害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国家接受死亡赔偿具有正当性,民政部门作为请求权人具有妥当性.立法建议民政部门接受赔偿后,代为支付上述费用后,所余归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65.
死亡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死亡之于存在意义的投射具有三个维度:建构死亡自身的源始根据,即存在维度;终极可能性问题的生存论筹划,即此在维度;历史性能在的死亡现象学还原,即人之维度。从这三个维度洞察死亡,可以将诠释学和现象学融汇于同一参照系。而海德格尔在死亡思想意蕴上的变迁,则是存在意义在这三个维度框架中的交错重现。  相似文献   
66.
孔子死亡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重生不重死,他说:“不知生,焉之死?”实际上是对死亡采取回避态度。在鬼神观念占统治地位的那个时代,孔子既没有否定鬼神的存在,也没有像后来的墨子那样明确肯定鬼神的存在,但他相信天命,仍然是唯心主义者。  相似文献   
67.
我国现行刑法设置了68个死刑罪名。学界减少死刑或废除死刑的呼声不断高涨,有学者在学术研究中还列出了废除死刑的时间表。死刑立法的最终根基在民意。对现有死刑罪名应当如何理性设置进行了民意调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提出了死刑罪名逐步减少直至废除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8.
李利民 《唐都学刊》2010,26(3):27-29
李白的卒年,依据李阳冰、范传正所记的李白生年和李华所记的李白享年即可确定为大历元年。从曾巩到王琦,对此提出了异议。但他们所提出的依据没有一条是信实可靠的,包括他们认作铁证的《为宋中丞自荐表》,编在至德二载也是不可靠的。要正确地确定李白的卒年,还是要回到李阳冰、范传正和李华那里去。  相似文献   
69.
《随机性模型》2013,29(1):61-92
We study sojourn times of customers in a processor sharing queue with a service rate that varies over time, depending on the number of customers and on the state of a random environment. An explicit expression is derived for the Laplace–Stieltjes transform of the sojourn time conditional on the state upon arrival and the amount of work brought into the system.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conditional mean sojourn time of a customer as a function of his required amount of work, and we establish the existence of an asymptote as the amount of work tends to infinity. The method of random time change is then extended to include the possibility of a varying service rate. By means of this method, we explain the well-established proportionality between the conditional mean sojourn time and required amount of work in processor sharing queues without random environment. Based on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 propose an approximation for the conditional mean sojourn time. Although first presented for exponentially distributed service requirements, the analysis is shown to extend to phase-type services. The service discipline of discriminatory processor sharing is also shown to fall within the framework.  相似文献   
70.
南宋词人蒋捷,名列“宋末四大家”。词名盛 极一时,惜今人对之研究寥寥。本文推证其卒年在一三一四年后,并对其词风作出体认,竹 山词本色当属婉约一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