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8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357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64篇
丛书文集   157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1200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国要实现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就应以扩大内需为立足点.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广大农村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启动农村消费,就成为目前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立足我国农村消费现状,寻找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提出启动农村消费的一系列主张.  相似文献   
992.
从透支制度和抵押贷款制度两个方面研究有效信贷需求对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影响,论述货币供给内生性的逻辑体系。通过引入工具变量,从信贷数据中识别信贷需求数据,进而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透支制度和抵押贷款制度是我国货币内生的两个重要来源,因此,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加强对信用透支额和抵押贷款数据的统计和监控工作。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通过建立对数线性模型,从宏观角度对影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经济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年支出每增加1%,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量就会增加0.122 2%。但是宏观层面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一年期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利率和当前通货膨胀程度,对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并未在模型中显著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994.
利用2010年在浙江省遂昌县9个行政村抽取的200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的各种因素,运用Probit模型验证了各影响因素与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关系。研究表明,影响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户主年龄、借款用途、劳动力人数、家庭支出和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等因素。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5.
林业金融是金融业与林业产业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的新的金融系统。通过对国内外林业金融研究现状的总结评述,提出了我国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研究框架。从客户层面的金融需求、微观层面的金融供给、中观层面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等角度入手,研究林业产业与金融业的关联、林业金融的需求特征以及林业金融支持体系框架等重点问题,以此建立林业与金融的产业共生机制,实现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6.
以江西宜春243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有偿林业技术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有偿林业技术需求意愿与户主受教育程度、林业经营历史、林业经营资金获得难易程度、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对林业政策稳定性的评价等呈显著正相关;与在家劳动力人数呈显著负相关。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广东省农民工信息需求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主线,结合Taylor的认知需求层次理论,对广东省农民工的信息需求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SPSS14.0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农民工信息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剖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揭示了农民工信息需求影响因素的四大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信息需求层次主要集中在意识阶段,而农民工的信息需求主要受到自身信息素质、经济状况、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具有本质的同一性。从深层次的内涵来理解,不难看出它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主线,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智力要求和主体要求,深刻地揭示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9.
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两个伪问题--评均衡价格与经济均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明堂 《河北学刊》2003,23(5):54-59
分析均衡价格与经济均衡的价格、需求价格、供给价格和供给与需求称谓存在的问题,笔者发现,供求与价格反正比关系是难以成立的.假使商品供求与确切的价格概念,即(单位)供给商品换回的需求货币收入联结、建立关系,那就形成供求商品与供给商品交换需求货币的关系,或与需求货币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则是无法论证、不能成立的伪问题.因为经济人以较少成本交换较多收入、追逐利润避免亏损的行为,反驳了均衡价格和经济均衡的供求均衡、效用最大化的市场交换理论.  相似文献   
1000.
张琳 《学术探索》2007,(2):29-34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是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进展。我国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提出了有益的见解。从农村公共物品的制度外筹资与供给、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供给主体、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与政府责任等四个研究视角出发,梳理近几年学者在此问题上的讨论和研究成果,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此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于对农村公共物品的界定、供给模式、消费阻力、需求表达、监督机制、如何正确处理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相关配套改革等方面尚且缺乏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