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7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以西路秦腔、迷胡、陇剧等为主的西秦地方戏曲,吸纳过滤关陇方言,进而确立西府方言方音影响而衍生的粗犷豪放和婉转抒情并重的特点,不仅与中路秦腔并行传播,又在近百年的现代秦腔发展史上派生出许多名宿流派。追本溯源,从西路秦腔所采用的"岐、宝、凤"方言方音至今仍保留于京剧演出中的现象似可想见:正是承袭了兼融关陇方言特质的"西秦腔"根脉,才使"西、中路"秦腔奇葩竞相绽放;再从其唱词的韵辙变异与唐诗类比探析:由西而东一统中原的秦人早就已将秦风"雅言"推向全国,周秦发祥地的西府方言方音很可能是自秦汉以来的官语及文字应用的主要源头。  相似文献   
102.
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代词用法和代词语音演变的考察以及和现代汉语方言的比较,详细论证了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关系表现为第三人称代词和近指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远指代词在用法和语音上具有衍生关系;(2)古汉语代词“其”是现代南方某些方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共同来源;(3)作为指示代词用法的“之”在上古并非表示泛指,而是一个典型的近指代词。  相似文献   
103.
陈立中 《云梦学刊》2005,26(4):115-118,136
客家话随着客家移民于明清时期进入湖南以后,在新的环境下,声母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如部分中古全浊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字今念成不送气音;古泥母字与来母字在各地分混不一;一些地方出现了舌面前或舌尖后、舌叶音;有一些非端组字声母念成舌尖中塞音;平江客家话还有送气塞音、塞擦音浊化的现象;一些非见晓组字声母念成舌根音或舌面中音,等等。在对湖南客家方言的这些声母演变现象逐一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4.
汉语方言的南北差异及其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云起 《齐鲁学刊》2006,(1):158-160
汉语方言丰富多彩,方言之间呈现出多种差异。研究方言差异的目的不是要区分不同方言之间的优劣,而是要通过对各地方言的共时比较和历时发展确认不同方言之间的文化关联。考察方言的差异对于不同方言区之间的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孙立新 《唐都学刊》2013,(6):99-103
关中方言许多集合名量词可重叠成为“AA/AA子”式,表示买卖等的动词加上“AA”式量词重叠形式(V+AA)有按A买卖的意思,时间词有“AA”式重叠,数量词或时间词还有“A达A”式重叠,整数词“百、千、万”以“AA/AA子”重叠式为常见;在换钱、找钱等语境里,根据目前人民币的面值,有“一分一分、五分五分、一毛一毛、两毛两毛、五毛五毛、一块一块、两块两块、五块五块、十块十块、二十块二十块、五十块五十块”等重叠说法;数词的AABB重叠式,最常见的如“千千万万、百百千千/千千百百”,还有“千千万/万万千”跟“千千万万”义同,关中方言口语里的“数+量1+一量2”式还可以重叠,例如“五个一堆”在口语里还可以说成“五个一堆,五个一堆”。  相似文献   
106.
<儒林外史>是一部体现江淮方言特色的近代小说,此特色从小说中"把"字用法便可看出.本文从结构、语义、语用的角度对<儒林外史>中概数词"把"和动词"把"进行比对,从而分析这部小说的方言特色.  相似文献   
107.
方言比较是考证本字的重要方法。以汉语方言喷射义“biāo”为例,这个词通行于吴语、闽语、粤语、赣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南宁平话等,至少有“滮”“瀌”“飙”“彪”“标”“熛”“嘌”“镖”“摽”“?”“猋”等十一种写法。用字分歧这么大,与有些学者囿于单个方言考求本字不无关系。通过方言比较可知,本字当为“猋”。“猋”由群犬奔貌,引申为人奔跑,再引申为液体急速射出,其核心意思都是“飞速移动”。成都、武汉等方言里“猋”兼具“飞速奔跑”和“液体急速射出”等意思,就是明证;“蹿”有疾行义,又有喷射义,为“猋”喷射义产生路径提供了相关平行证据。这一个案进一步印证了方言比较对于考证本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8.
平话与粤语的三个相似语音特征只是它们早期共同关系的反映,而更多存在的十八个相异语音特征和人称代词、亲属称谓、人体器官称谓等基本词汇的系统差异则表明经过长期的发展,平、粤两种方言已各自成为独立的姐妹方言。历史行政区划、移民、交通和分布(方言岛)形式等则是造成它们相互独立的非语言因素。  相似文献   
109.
副词"都"的全称量项义与隐含差比义明显不同,在焦点化能力、语义指向和方言等值词等方面都可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基于量化数据,探究汉语方言空间性状的时间映射特质,包括共性和个性限制条件、映射等级、认知理据三个方面。空间性状的时间映射是指空间维度形容词所表征的性质和状态有条件地跨域表征时间范畴。时间映射的共性限制条件包括维度限制、轴向限制、方向限制和正负向限制四类。个性限制条件包括特定情况下正向负向选择的相对性和同类空间性状选择的差异性两类。基于量化数据、共性和个性限制条件,进而构建时间映射等级。时间映射的认知理据主要与认知主体基于世界百科知识构建隐喻相似性的数量和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