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7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论湘语保存     
湘语是全国十大汉语方言之一,是湖南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方言。20世纪30年代至今,湘语保存的总体特点可概括如下:1.文字记录是主流;2.湘语音档是点缀;3.视频记录是空白。在湘语老派发音人尚存,湘语形态还比较完整的情况下,尽快着手进行数字化"湘语保存"的工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梳理已有湘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细致、科学的调查,遵循通用的技术规范,用多种技术手段把湘语的实际面貌记录下来,并利用数据库、网站、方言博物馆等方式进行长期有效的保存和展示。  相似文献   
72.
讨论了以河南驻马店方言为例的河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语义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又以驻马店方言为例探讨了河南方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认知原因,认为河南方言的语义构建可以运用转喻和隐喻理论来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73.
周秦时代的雅言、西汉时期的通语、隋唐时候的官话,都是以当时都城的所在地关中地区的语音、语汇、语法为标准的。而雅言、通语、官话是当时的共同语。关中方言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几个朝代的准普通话。所以中国古代的许多典籍都是用关中方言撰写的。因此,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保留了大量的关中方言的语音、词语、语法。明代小说《喻世明言》也不例外,对《喻世明言》里所能够见到的关中方言词语予以解析,以说明关中方言对古代汉语词语的传承特点。  相似文献   
74.
轻声是汉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汉语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对其性质的界定仍莫衷一是.描写、分析汉语方言中轻声的语音表现,具有典型性的方言的例证说明,轻声不仅仅是一种声调的变化,更是一种与语义相关的特殊变音.  相似文献   
75.
虚拟与现实——论网络语言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交际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众多网民以网络为交际媒介,建构了独特的网络虚拟社区。网络虚拟社区具有与以前社会形态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成为有别于以前所有社会形态的一种新的社会存在方式,从而掀起了新兴的网络文化,诞生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变异形式,是为适应网络交际语境而采用的一种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语言变体,因而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地分析网络语言变异的特点,揭示网络语言变异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论证网络语言变异对现实社会文化环境形成的影响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6.
旨在利用时空GIS技术,整合历史方言数据及可能影响方言变异的非语言因素,建立汉语历史方言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研究者可以将汉语置于一个广阔的时空背景中,直观地考察方言特征历时的演变与分布、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各方言间的亲疏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语言变异机制,综合考察中国历史时空坐标中的汉语方言演变轨迹.讨论了汉语历史方言GIS开发相关技术路线及实现方案.从中国历史时空数据、方言属性数据、非语言因素数据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数据特点、关系及其组织情况,并对相关难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7.
粤西鉴江流域自古是汉人和古百越人杂居之地。从南北朝至初唐时期,此地"冯、冼"结合,"汉、越"共建而又从属于汉人中央政权的地方政权,罗州、高州的行政建制,以及与广州地区的密切联系等等历史因素,促进了本地区的汉化,糅杂了大量古百越语的汉语方言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78.
现代汉语方言学是从比较研究开始并由比较研究向前推进的。湖南汉语方言研究的全面展开始终贯穿着比较研究,湖南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内容大致体现在语音比较研究、词汇比较研究、语法比较研究、历史比较研究、地理比较研究、民族语言比较研究和地域文化比较研究等七个方面。湖南汉语方言比较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深化湖南汉语方言研究,有一批新的比较研究课题亟需开展。  相似文献   
79.
抗日战争时期 ,一批民族语言学家来到大后方昆明工作。他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云南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研究 ,对我国民族语言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0.
钱锺书的《围城》不是一部方言小说,尽管其独一无二之处恰恰在于主人公流浪汉式旅行涵盖了中国南方六大方言区,来自北方的人物也不少。《围城》语言策略值得注意之点是钱锺书很少让小说人物说他们自己的方言,而尽量让他们说南腔北调中西合璧的国语。《围城》中的方言土语就像鬼魂和影子一样藏在国语背后。虽然作者在某些场合不得不偶尔使用方言,但也尽可能削弱方言的影响。吊诡在于这种超方言写作也能揭示蕴藏于方言中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精神。20世纪40年代,当北方作家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努力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时,南方的钱锺书却和他的人物一起学习正在形成中的国语。两种不同的学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带来了两种不同的语言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