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341篇
社会学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在人类文明史上,宗教是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而作为一种特殊的伦理形态的宗教伦理学,则在塑造民族传统道德和精神气质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即使在高度倡扬科学理性的今天,宗教伦理在人的精神领域仍然占据着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位置;宽容原则和对话原则是处理宗教领域问题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2.
话语作为一种社会建构,与权力有着紧密联系,学校管理中的口语交际实际是管理者的权势话语与教师的个人话语的交涉,是权势话语对个人话语的支配。针对学校口语交际中学校管理者“独白”和教师“失语”的现象,可以从话语正当性角度进行分析,找出教师失语的原因,并借助“理想的说话情境”理论的部分思想,构建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真实的对话情境,从而找回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应有的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53.
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提出的以"解放教育观"为指导的"对话式教学",超越了传统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其核心理念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实现充满人文关怀的"对话式教学"可有以下策略:回归学生主体;实行提问式教育;生成主题;调查思维;将研究引入教学;强调高效率的教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力求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等。  相似文献   
54.
从启蒙话语建构和知识分子自我发现的角度探讨了新文化运动的低落如何影响了鲁迅<野草>的写作.启蒙话语的建构是以有效的对话关系为基础的,因为缺乏共同的精神自觉,知识分子与一般民众之间始终无法形成有效的对话关系.启蒙话语既然难以完成建构,知识分子或退守,或复仇,或沉默,不过是发现和体认了自我深深的无力感,正是这种心理造成了<野草>黯淡、低沉的情绪基调.  相似文献   
55.
56.
The classical understanding of team leadership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sustain in times when complexity and dynamics have risen to such high levels that very few individuals can assimilate them. The success of team leadership requires the ``participation of those already implicat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olution – and therefore in the leadership process. How can this be achieved practically? It requires a leadership approach that allows each relevant perspective to be included, in a practical way,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on position, which can then be implemented collectively. Co-creative leadership creates this possibility – a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pproach that allows an organisation as a whole to adapt to its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57.
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范围内,民间传统文化曾经与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产生深刻联系,并不断被知识精英所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利用和改造。在那些还处于贫困状态的地区,人们更多地保留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这是保持其社会内部和谐、避免混乱的一种文化选择行为。这本来是同一个社会的一部分人的权利,他们也感到传承文化的义务。开展文明对话,倡导文化多样性,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对自身社会文化的反思。在这一前提下,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从根本上说是尊重民众的历史创造;民众意识到的保护是根本的保护。  相似文献   
58.
论老舍的相声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的相声创作既有批评社会世俗的,也有歌颂社会新风的,显示出其强烈的正义感与敏锐的视角。他常常运用谐音、贯话、夸张等手法,更好地表现出相声的笑的艺术的特点。老舍拓展了新中国的相声艺术,为新中国的曲艺事业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9.
20世纪末女性写作以鲜明的个体话语方式通过与历史对话,探求女性"自我"生成的基点,揭穿隐蔽在现实背后的历史诡计。女性历史写作的多形态存在,显示了女性写作者与历史对话的信心。  相似文献   
60.
为促进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 环境法与民法需要对话。环境法与民法进行对话的实质, 是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两种理论范式之间的对话。环境法与民法在问题意识、历史视域、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上存在着重大冲突, 这种冲突实际上是民法采取的个人主义理论范式与环境法采取的整体主义理论范式之间的差异所导致。在环境法与民法的对话中, 环境法旨在借助民法的理论范式审视环境问题, 为解决环境问题探寻新的出路; 民法的目的是研究环境问题如何影响了民法、民法学, 而这恰是民法典立法急欲从环境法中获得的启示。为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法与民法需要合作, 以公序良俗原则为联结点, 确立二者在调整范围上的界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