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4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273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1253篇
社会学   10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抗战时期基督教夏令儿童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令儿童会是近代在华诸差会为养成儿童“基督化人格”。为教会造就生力军而开展的一项涉及儿童的教会工作。随着抗日战争的到来,由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发起倡导的夏令儿童会,在中华基督教宗教教育促进会的领导推动之下,迎难而上.除每年七八两月按时照例开办之外.并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战时难童救济工作。本文以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月刊《中华归主》为主要资料来源,通过对其中有关夏令儿童会资料的梳理,探求国难时期协进会系统下夏令儿童会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92.
春运“民工流”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作为春运主体,民工流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对人们行为选择影响的表现。民工流的迁移变化既是经济状况的反应。又深刻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一年一度的春运带来多种社会问题。春运问题的核心并非“人多”。而是“集中”。因此对春运难题的解决不能单纯地依靠运力的增加,而要通过深刻挖掘分析春运民工流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3.
张蓓蓓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1):29-31,46
本文主要叙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淮南抗日根据地法制建设的原因,并且从立法、执法两个方面阐述了淮南抗日根据地法制建设的内容,总结了法制建设的特点以及它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通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小学国语教科书,可以考察新文学进入中小学课程的状况及影响.进入小学课本的新文学作品绝大多数经过了改写,优秀作家以此来实践小学国语课本的"儿童文学化",帮助儿童体认"国语"的美感,养成"信仰新文学的国民心理",进而从根本上确立新文学的合法性.此外,教材中大量地选入新文学作品,明显地有利于新文学的传播,同时也培植出学生新的"文学感觉"与"文学观".  相似文献   
95.
从“穷寇”含义、早期有关的军事思想和具体战例等考察,“穷寇勿追”这一军事观念原初的正确表述形式应该是“穷寇勿迫”。“迫”之所以误作“追”,主要是由于汉代隶定后两字形近的缘故。  相似文献   
96.
第二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在欧洲的一次正面交锋,这次危机的核心问题是德国和柏林问题。为使危机得到缓解,艾森豪威尔政府领导西方阵营与苏联进行了一系列谈判。在谈判过程中,联邦德国作为危机的利益攸关方,对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谈判政策表现出了充分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反映了在冷战背景下,作为超级大国的盟友的不安全感。  相似文献   
97.
20世纪的日军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结成民族统一战线以抵抗其疯狂侵略.在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天主教、基督教上层势力,基本上对中国的抗战事业采取一种中立甚至袒护、支持日本侵略的态度.但这不是中国天主教、基督教的全部,广大的爱国教徒激于国家、民族大义,以无畏的牺牲精神投入到神圣的抗战中去.应把广大宗教人士的爱国实际行动与宗教上层的反动指导思想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98.
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淮北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比较彻底的减租减息,它在经济上削弱了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社会生活,促进了根据地土地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引发了根据地农民的社会流动和阶级结构的变化,有利于根据地社会的稳定,为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倾向于保持战前正常教育体系而稍加损益。循此思路,国民政府将大部分大学搬迁到后方,并于1939年制订了“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国民政府的这一政策得到了大学界从校长、教授到学生的普遍支持,朝野就“抗战建国”并举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00.
十七年文学民间叙事的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年文学中的民间叙事具有现代化倾向,文学创作从故事到叙事表明,现代民间话语权利在生成;十七年文学的叙事主体主要是民间叙事;民间叙事的表现形态是革命传奇叙事和农村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