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51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1271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讨论了在Asp网页设计中影响程序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对由于Asp技术使用不当造成的程序效率降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2.
The problem of modelling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of vehicle counts in traffic networks is considered. It is proposed to use a model called the linear multiregression dynamic model (LMDM). The LMDM is a multivariate Bayesian dynamic model which uses any conditional independence and causal structure across the time series to break down the complex multivariate model into simpler univariate dynamic linear models. The conditional independence and causal structure in the time series can be represented by a directed acyclic graph (DAG). The DAG not only gives a useful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multivariate structure, but it is also used to build the LMDM. Therefore, eliciting a DAG which gives a realis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series is a crucial part of the modelling process. A DAG is elicited for the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of hourly vehicle counts at the junction of three major roads in the UK. A flow diagram is introduced to give a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possible vehicle routes through the network. It is shown how this flow diagram, together with a map of the network, can suggest a DAG for the time series suitable for use with an LMDM.  相似文献   
23.
基于我国开发区发展瓶颈现象和一个动态博弈模型,指出开发区类企业所具有的特殊的企业形态.该类企业在开发区初创阶段,以完成政府的效用为其义务.政府在开发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其效用函数是不同的.当政府的期望效用基本完成之后,就应当逐渐退出其行政控制.由于政府的政绩诉求和权威惯性,其行政控制的退出往往比较迟缓.通过开发区类企业与政府的利益博弈,开发区类企业逐步完成其纯企业化的过程.这种博弈引发的交易成本可能使得开发区类企业的纯企业化过程时间过长,从而导致整个过程的非效率性.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高职高专学校女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有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原有的设施、专业和课程都难以适应,必须做出较大的调整和改进。  相似文献   
25.
情态动词否定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lmer认为在英语语法中 ,最难描写的莫过于情态助动词系统 (Palmer,1 979:preface)。情态动词之所以纷繁复杂、难以描写是因为它们在各种英语文体中使用频率极高 ,并且表达的意义与人的情感和意念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情态动词的意义的多样性和模糊性 ,其否定形式及范围也是复杂多变的。我们可以依据Palmer对三类情态动词(推测性、义务性、原动性 )和两种情态级别 (可能级、必定级 )的划分 ,对情态动词的否定范围及语义进行分类分级研究 ;同时 ,鉴于可能级和必定级情态动词否定之间的语义约同现象 ,对逻辑等式Not -possible =Necessary -not;Not -necessary=Possible -not在情态动词句式中的操作规律加以探讨 ,结果表明该等式为解释情态动词否定形式间的互补现象提供了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26.
本文提出一种电视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动态特性简易测量方法.按照此法,只需在待测电视机前加一级可调衰减器,就能用常用电子仪器测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动态特性,并以此为依据改善电视机相关电路的性能.  相似文献   
27.
尽管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及非公有制的含义、地位和作用作了明确界定,但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仍有诸多争议。笔者认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体制保障,而其主体地位又在动态的所有制结构中得以保持。非公有制存在和发展的深层原因在于劳动还是谋生手段,人们的个体利益必然存在,社会还不得不利用他们的个体利益要求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来满足其需求。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是相互对立非相互对抗、相互促进非相互促变的关系,它们共存于一个既相互渗透又可相互转化的动态所有制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28.
针对动态交通分配领域中往往假定所有车辆的出发时间是固定的不正确假设,探讨基于拥挤收费的出发时间选择问题的负效用函数,建立动态出发时间选择问题的变分不等式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变分不等式模型等价于动态用户最优出发时间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9.
本文研究存在战略购买需求的易逝资产销售策略问题。垄断厂商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确定易逝资产定价、供给、机制选择和配给策略,战略消费者通过锚定预期价格安排战略购买时机。不同于通常基于效用理论研究定价的思路,本文首先基于锚定效应和跨期价格均衡思想探寻不同战略等待购买规模的市场预期需求曲线和动静态定价区域;其次在众多预期需求曲线中寻找市场有效定价前沿(即有效预期需求曲线);再次在利润曲面上找出与有效定价前沿对应的容量扩展线(即最大利润曲线);最后沿容量扩展线和有效定价前沿搜寻最大期望利润及相应策略。研究表明,消费者保留价异质和需求不确定性是动态定价和战略购买存在的根本原因;市场在不同战略等待购买规模状态拥有不同预期需求曲线,最大战略等待购买规模状态预期需求曲线是市场有效定价前沿。动静态定价机制各有其所适用的容量和价格空间,消费者保留价水平和战略消费者规模决定动态定价空间大小,随机需求分布差异只影响动态定价空间形状(即影响需求弹性)。在跨期价格均衡区域内,提价和扩容都会加剧消费者战略购买程度,供给越大定价往往越低。战略购买不仅会降低厂商供给、定价和利润水平,改变不同类型消费者之间高低价购买机会,甚至还可能影响定价机制选择和配给策略。压缩过度供给和虚高价格空间可降低战略购买导致的利润损失。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考虑消费者行为的需求价格理论研究和运营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随着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各地政府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成为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增长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了考察地方政府环境分权和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本地—邻地”效应,本文利用非期望产出EBM模型测度绿色技术创新程度,并将绿色技术创新指数引入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最后,结合2003-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空间集聚以及邻近地区的策略竞争效应;(2)环境分权对本地和邻地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呈“U型”变动特征,且现阶段并未跨越分权驱动创新的临界点;(3)环境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效应整体为负,环境行政分权、环境监察分权和环境监测分权等不同类型环境分权采取的策略并不相同;(4)区域环境分权产生的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存在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环境分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