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6篇
丛书文集   437篇
理论方法论   86篇
综合类   2468篇
社会学   163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教育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一个子集,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挖掘教育的发展潜力上具有重要作用。在新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下,深入研究恩施州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对恩施州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先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2.
通过分析地方院校研究生扩招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地方院校研究生扩招必须适应社会进步的历史要求,把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国家和主管部门在制定招生计划时要依据招生单位的培养能力,动态调整招生计划.  相似文献   
33.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开办了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在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和地理教育三个专业进行“主辅修制”改革的基础上,探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由传统分科教育为主向现代综合教育转变,由专业学科知识为中心向知识整合为中心转变。兼顾初中综合改革发展需要和传统分科教学的现实,培养的学生既能胜任初中综合课程《公民》、《社会》或《人文教育》等的教学,又能适应政治、历史和思想品德等分科课程的教学,还能适应乡镇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复合型师资。本文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符合教育规律和实际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全新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建立了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全新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4.
探索、检验因果关系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常用统计方法存在许多不足。结构方程模型是针对这些不足提出来的,从统计思路上,它具有优点,但还不够完善,应引起我国教育学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远程教育的现状,讨论了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即主要问题是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提出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集约化发展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6.
教育管理思维决定着课程改革的组织形式、实验的有序开展和课程的内涵性发展。在课程改革中,教育管理思维的创新关系到三个方面:一是在理论探索的层面上,审视新时期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接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时代观念;二是在实践操作的层面上,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三是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7.
教育研究素质是现代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内容 ,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基础 ;教师的研究素质由理论素质、研究能力和研究道德素质三部分组成 ;教育研究素质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本文提出西部大开发的主体是全国人民 ,客体为西部资源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西部教育资源开发观。  相似文献   
39.
教育旅游市场营销创新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需求个性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把教育旅游等同于一般旅游的市场营销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因此,尽快实现教育旅游市场营销创新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0.
部分高等学校层次定位攀高或求全,导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生混乱,不利于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发展。高等学校层次定位,要树立质量多元化观念,不同定位的高等学校要立足本层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