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70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战略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战略是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模式、途径等问题做出总体谋划和构想。政治发展战略同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联,对国家的政治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明确界定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内涵、逻辑起点、主要内容,以及中国政治发展所面临的难点与实现途径,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就是坚持和完善现有的基本政治制度,发挥现有政治制度的优势,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加强国家有效控制,进一步完善自律机制,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扩大选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综合推进、协调发展的改革途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02.
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当代社会民主的理性并未真正实现,非理性民主的经济风险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从非理性民主到理性民主的转向是当前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A县直选乡镇长不仅深刻透视出当前中国基层民主中的非理性及其经济风险,还为我们对直接选举进行成本控制、效应分析以及民主的经济效应分析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03.
如何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历史的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政党政治中,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政党执政的基本条件,其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即:意识形态、领袖魅力、统治绩效、民主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理上赋予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从历史变化看,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主要来源经历了从以意识形态为主向以领袖魅力为主转变、又由以领袖魅力为主向以统治绩效为主转变的演变历程。当前,如何加强民主选举制度建设,继续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4.
Canada's $41{\rm st}$ national general election saw the Conservative Party increase its seat count from 143 to 166, thus giving it a majority of the national parliament's 308 seats. By contrast, nearly all of the pre‐election seat count forecasts predicted a Conservative minority only. We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simple statistical models could or could not have predicted the Conservative majority prior to the election. We conclude that, by using data from the previous (2008) election appropriately, the Conservative majority should have been anticipated as the most likely outcome.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Statistics 39: 721–733; 2011. © 2011 Statistical Society of Canada  相似文献   
105.
声势浩大的选秀节目一度掀起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选秀节目的成功,源于其平民化娱乐的创新导向契合了当下大众娱乐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然而,选秀节目在经历了人们对它的热捧、追逐到质疑、非议之后,其发展终因主管部门的"规范"走入窘境.选秀节目的成功,称得上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创新的可贵突破,但是它的滥办乱播,却破坏了媒体谋求节目创新与所肩负的社会责任间的和谐与平衡,扰乱了正常的电视生态格局,损害了电视媒体的公信力.选秀节目由热播到"限办"的命运告诉人们,电视娱乐节目不断追求创新是必要的,但这种创新应该建立在不背离媒体社会责任的导向前提下,必须注意寻求节目创新与媒体社会责任的协调,讲求健康,注重品格.  相似文献   
106.
投票选举,就其自身来说,符合按照德才分配政治职务的原则,因而是善的;但就其结果来说,却使被选举权为精英垄断,赋予官吏和政治权力以极大的重要性,最终难免精英篡夺最高权力,使“选举”成为“选主”,因而罪莫大焉。因此,投票选举“自身善”与“结果恶”的净余额是极大的恶,属于纯粹恶范畴,是不应该的、恶的和具有负价值的民主选举方式。相反,抽签选举,就其自身来说,违背按照德才分配政治职务的原则,因而是恶;但就其结果来说,不但保障了每个人都平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且还具有破除精英垄断政权、扼杀专制者于摇篮和降低官吏的价值,因而善莫大焉。因此,抽签选举“自身恶”与“结果善”的净余额是极大的善,属于必要恶范畴,是应该的、善的和具有正价值的民主选举方式。  相似文献   
107.
议会是政党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和必争之地.在民国时期的第二届国会选举中,政党竞选完全异化成朋党之争,各派系为了集团利益,不择手段,抛弃选举的民主、公正精神.贿选之严重,违法舞弊之普遍,司法救济之苍白,前所未有.代议制、政党政治、选举制度等,这些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骨架再一次被扭曲,由此也进一步动摇和削弱了国人对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本已脆弱的信心.这对其后北洋时期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自由选举是选举权的题中之义 ,自由选举原则是真正实现代议制的关键。在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 ,自由选举原则理应在立法中得到完善 ,在实践中得到尊重。  相似文献   
109.
两票制是农村基层民主实践的一种制度创新。起先 ,它是应对农村党支部权威危机的偶发产物 ,是党支部建设的一种组织技术 ,随后在解决两委关系的脉络内发展成为一种组合选举模式。文章较为系统地叙述了两票制的形成背景、发展脉络 ,以及从组织技术到选举模式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 ,讨论两票制对于解决两委关系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新中国选举制度的确立,以195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颁布为标志。从研究新中国第一次全民普选入手,是深化对这一制度认识的一个途径。照顾少数民族选举权,规定中共党组织、民主党派、选民或代表的联合提名权以及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提名、投票与计票制度等选举运作程序与环节的规定,基本上为1954年宪法所确认,而且大都沿用至今。1953年选举法及其实施为新中国选举制度的确立及发展创造了初步的历史经验,无疑对于今天的选举实践,尤其是整个国家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