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39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1128篇
社会学   68篇
统计学   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6 毫秒
21.
本文以2009—2018年间中央及地方(以北京市等四个地区为例)颁布的263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为研究样本,从实施领域角度,将产业政策分为财税支持、行业规范、规划引导、监督保障、其他措施等五类,经政策分解,将政策片段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五个环节进行匹配;在此基础上,测度不同时期产业政策央地总体协同度与政策实施领域间的协同度,并通过逐步回归法,确定影响政策协同的各政策效力指标灵敏度。研究表明:"中央-北京"和"中央-深圳"的政策措施协同趋势基本一致,产业价值链各环节发展较均衡,而"中央-上海"和"中央-江苏"的政策措施协同趋势基本一致,存在"重使用、轻研发、轻市场"等失调现象;四地区与中央政策措施的协同差异主要体现在研发、生产和回收环节,提升"政策引导"和"保障措施"指标的政策效力有助于提升央地协同水平。根据政策分析,未来政策制定需从优化中央政策推广方式和加强监管保障等政策措施着手,根据产业链不同环节状况适时调整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种群关系理论,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划分为不同生态位 企业种群。 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资源基础、企业家精神、技术创新、激励水平和环境动态性 5 个维度出发,探究不同生态位新能源汽车企业种群商业模式创新的联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低生态位 企业种群存在“技术创新-激励水平”“技术创新-环境动态性”两种高水平商业模式创新联动机制;中生 态位企业种群主要通过内部资源基础和企业家精神驱动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发展;高生态位企业种群存 在“企业家精神-环境动态性”“企业家精神”“激励水平-环境动态性”三种商业模式要素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23.
采用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的小型核反应堆在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的优势,将扩大核能在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有望成为我国核电设备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描述了小型核反应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小型核反应堆的优势、应用前景及推广应用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小型反应堆研究和应用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24.
随着补贴退坡和双积分等重要政策接连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新时代。2017年,私人购买量大幅上升到41%,汽车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上升,三元电池装机占比显著增加到44%,车桩比有所下降。双积分政策在2017年正式出台,加上国家和地方补贴的进一步退坡,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从政策驱动过渡为市场驱动阶段。但私人消费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激发,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仍需突破,充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营面临挑战。双积分和补贴退坡等重要政策实施后,中国汽车行业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从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来看,燃料电池汽车及电动汽车智能化融合发展将是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5.
For decades renewable energy has remained a “blind spot” within the sphere of international energy governance. The existing institutional network is highly fragmented, resulting in a myriad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which all claim to deal with energy issues, yet do not focus on renewables on a global scale. Since 2009, IRENA, the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seeks to fill up this vacuum, thereby creating a new (and maybe more Southern-led) political arena for governing renewable energy issu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RENA’s role as a changemaker in the sphere of global energy governance by investigating IRENA’s governance practices and contributions to knowledg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26.
27.
盐化产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行业,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盐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对低碳发展的机制进行评述,分析自贡市盐化产业碳排放的现状,提出政府需要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引导机制、驱动机制、规制机制和补偿机制,分析碳交易市场构建需要建立的定价机制、交易机制和产权机制,阐述行业部门可以构建的锦标机制、集群机制、认证机制和协调机制,而企业则必须完善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协作机制;并就自贡市盐化产业在政府、市场、行业和企业四个维度下发展低碳经济的十四种机制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8.
基于多维效应的能源效率评估使人们在达到经济增长目的的同时兼顾能源安全、竞争力、环境、社会和技术的可持续性。论述能源效率内涵演化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将能源效率的内涵扩展至多维效应。以非参数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为例,研究基于多维效应的能源效率评估方法的演化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采用DEA方法对基于多维效应的能源效率进行评估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3点:能源效率的内涵不断延伸;DEA模型向非导向非径向模型转变;能源效率评估的研究维度不断扩展。对多维效应的能源效率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还需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9.
提高能源消耗产出效率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机扰动和外部环境是研究能源消耗产出效率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传统的DEA模型无法剔除非期望产出对效率值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四阶段Bootstrap-DEA-Malmquist模型,采用199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通过松弛指标调整能源投入,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对能源效率和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扰动,并借助Bootstrap随机抽样法进一步减小由于样本差异造成的影响,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测算了中国能源消耗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和随机扰动对能源效率的估算具有显著影响,剔除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后得到的能源效率值、技术效率变化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调整初始投入后的技术进步值有所上升。此外,考虑环境因素时,能源效率值下降,但是进一步运用Bootstrap随机抽样法消除随机因素的影响后,能源效率值有所上升。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将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从能源效率与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中剥离,获得更为准确的能源效率值和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值。  相似文献   
30.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cal energy planning is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a Sustainable Energy Action Plan (SEAP) by the local authorities (especiall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ir participation to the Covenant of Mayors’ initiative). This aspect constitutes a decision making problem, since the local authorities have to identify the best fields of actions and opportunities for reaching their long-term CO2 reduction target. However, the already available methods and tools do not offer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the SEAPs’ development and especially the selection of sustainable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RES) and Rational Use of Energy (RUE) technologies. In this context,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participatory supportive frame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cal energy planning. At the first level, the proposed approach incorpo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Scenarios of Actions (using knowledge-based process, participatory approach and aspiration level). At the second level, a direct and transparent multicriteria decision support is introduc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feasible Scenarios. It includes the application of a multicriteria ordinal regression approach and an extreme ranking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best and worst possible ranking position of each Scenario. The results from the pilot appraisal of th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a “real” problem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The adopted approach contributes to the selection of the most appropriate combination of RES/RUE actions, supporting in this way the local authorit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SE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