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5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349篇
社会学   8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The current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debates on immobility in migration studies. More specifically, it aims to show and challenge mobility bias in trans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the relevant scholarship appears to overconcentrate on immigrants as major driving forces of cross-border business relations while ignor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nonmigrant populations.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ed from Central Asian migrant entrepreneurs in Russia, this research dispels the myth about the inertness of nonmigrants by demonstrating their utmost importance in establishing and sustaining transnational enterprises. Therefore, trans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 of both mobile and sedentary actors. The presented evidence suggests that mobility and immobility are integrally intertwined and mutually constitutive. This study calls for a more balanced and nuanced vision of how transnationalism occurs.  相似文献   
562.
基于中国 2011-2019 年 31 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创业的影响,并检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人力资本在该过程中的传导作用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创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将通过遮掩效应在其中产生传导作用。人力资本弱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创业的影响,可围绕数字普惠金融的生态构建、金融资源配置、外部条件改善等方面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水平。  相似文献   
563.
创业所需要的素质、技能和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塑造,相关研究表明,创业是可以教授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在此基础 上研究了短期风险偏好和心理健康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从实证的角度构建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意愿的关系模型,还考 察了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影响高职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系中起积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64.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返乡创业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和学界的关注。结合西方经济学界对劳动迁移、区域发展和创业问题的研究,对中国特色返乡创业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有助于加深对该现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定位和意义的理解,推动相关领域研究的进步。当前对中国特色返乡创业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返乡创业的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绩效成果及其对区域发展影响等方面,偏重讨论返乡者个人特征的效应,相对忽视了创业环境的影响。中国特色返乡创业具有很强的特殊性,相关研究政策启示性较强,因此与国际类似研究的接轨则略显不足。未来应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和数据建设工作:一是分析返乡创业需求侧的特点;二是讨论如何优化实现高效返乡创业的政策环境;三是探讨返乡创业对社会非经济层面的影响;四是加强返乡创业研究数据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565.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融合比任何时期都重要和迫切。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作为客体,分别是科学家、企业家等主体社会实践活动系统输出的一部分,二者具有共享目标,跨界、融合符合文化历史活动发展规律。由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案例得出,创设科学家和企业家交流平台,构建异质性活动系统联盟,加快共享目标迭代创新,有助于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融合,形成个体层次、组织层次和社会层次三位一体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56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经济的战略发展需要依靠创新力量推动。而大学生是推动我国创新创业发展的生力军,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及科技创新产业化会影响我国经济创新发展战略的前进步伐。从资源协同角度,分析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现存问题,提出了构建高校师生、企业家与产业资本联合创业新型路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67.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河北工程大学与晨光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校企深度融合,在人才共用、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探索与实践“一体两翼”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晨光杯”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为载体,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为左翼,企业的创新创业公共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为右翼,“五双”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适应社会需求,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68.
曹星  魏峰 《管理学报》2022,19(2):205-212
基于情感-认知评价的理论视角,在控制了工作满意度路径之后,通过对311名兼职创业者的实证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了员工不充分就业感知的两个维度——资质过剩感和成长缺乏感对员工兼职创业投入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资质过剩感、成长缺乏感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会强化员工与本职工作的疏离感;工作疏离感正向影响员工兼职创业投入;工作疏离感在资质过剩感、成长缺乏感及其交互作用对兼职创业投入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69.
Skilled individuals are rewarded more in poor than in rich countries. Why aren't more individuals acquiring skills in poor countries? We document that the unemployment rate of the skilled net of that of the unskilled decreases with a country's level of development. Using a matching model of occupational choice and skill acquisition, we quantify the role of barriers to enter entrepreneurship for these unemployment rates, skill premium and acquisition. The cross-country correlation between skill premium and acquisition decreases by 45% when each country's gap to the US in the entrepreneurship barrier is decreased enough to even the unemployment differential.  相似文献   
570.
我国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的人才培养功能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大学、大学孵化器等相关社会组织应充分认识大学孵化器人才培养的特殊功能,统筹协调,共同努力,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批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适应创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