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08篇
民族学   32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264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1474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我们研究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指导原则。同世界上的其他客观事物一样,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事项都有自身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种民族文化事项产生之后到底能够存在多长时间,取决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民族文化事项传承者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保护活动,如果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不符合民族文化传承者自身的愿望,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2.
当前称谓语的演变及其社会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若干称谓语的演变的考察,认为称谓语的演变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并具有一定导向力量,大多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扩散。  相似文献   
63.
略论中国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其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民族地区经济中 ,乡村经济仍占很大的份额。本文着重研究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特征、类型和变化趋势 ,并以劳动就业的主体模式为标准 ,构造了由非集约的耕猎或耕牧结合型乡村经济、畜牧经济或牧农结合型乡村经济、集约农耕或种养结合型乡村经济以及农工商复合型乡村经济组成的四种类型体系。文章认为 ,在民族地区 ,这些类型都在演变的过程中 ,而农工商复合型乡村经济类型将可能成为其他各种类型演变的方向  相似文献   
64.
本文旨在简要论述藏族崇白习俗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发展及演变的轨迹和脉络 ,探索在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崇白习俗得以强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进而思考民族文化面对现代化的冲击何以自处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政府信任类型是一定时代社会、经济的产物.基于信任关系的表现形态,建国以来已经经历了政府信任的依赖型、松散型和互动型三种类型的嬗变.三种类型在表现形态、结构功能和实际效应上都有明显的差异.笔者通过分析比较,重点探讨了互动型政府信任的时代合理性及其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从观念、机制、主体、关系、危机应对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信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6.
现阶段,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加强供应链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而促进供应链成员间的整合则是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基于以往的供应链整合研究,文章从供应链整合的两个维度——跨度与强度——出发,分别探讨供应链整合在两个维度上的演进机理,并指出供应链整合是供应链成员依赖于关系学习的两个维度相互作用、互动演进的有限过程,为供应链整合提供了新的理解角度,并辅以永辉超市供应链整合的案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7.
政策范式是决策主体的政策思维与政策风格的反映,是近年来公共政策研究中兴起的重要分析方法。以政策文本分析方法为基础,围绕政策问题、政策价值取向、政策工具与政策话语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市民化政策范式变迁进行研究,发现农民市民化政策不仅在话语措辞层面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在政策问题认定、政策目标定位、政策工具选择层面也经历了渐进的变迁过程。总体而言,农民市民化政策范式渐趋包容性、公平性与人本性,不断彰显农民与市民共生进化的理念将成为市民化政策的重要特点与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68.
近代江南史研究见证并参与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相比上海、苏南等地,浙江近代文化史研究亟需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以革命与事件、结构与认同、学人与学派等研究路径为线索,回顾浙江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关键要素,应能展望今后研究的方向:去意识形态化、突破单向度思维,以多元视角阐释近代浙江的革命群体与事件;揭示近代浙江文化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结构与心态、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进一步认知近代精英与民众、国家与社会的能动关系;浙江学人在近代学术流变中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学人学术思想的本意及其实践成为近代浙学重建的重要参考。运用整体视角综合事件、结构、学理,积极拓展史料与理论范式,深入发掘近代浙江文化的历史经验和内在脉络,将为探索中国原理提供有效的知识与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9.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狼意象往往是充满负性情感的阴险、狡诈的代名词。21世纪以来,关于狼性的文章作品重新审视了狼意象的基本特征。梳理并勾勒狼意象及其文化内涵的演变,可以更为明晰地辨识出“狼”形象在文学、史学、社会学等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变迁历程,从而改变中国文化中狼意象在较长一段历史时间上的单纯文化内涵,使之重新恢复其多元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0.
闻一多作为中国现代诗人和现代学者,在现代文化史上留下了丰富的文本文献,其著作的出版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版本的演变比较复杂,全集的出版经历了从旧版到新版的演变。《闻一多全集》的编印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不仅有过鲜明的政治意义,尤其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学术史以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史方面的"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