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610篇
统计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包括人的存在,大致可表现为两种状态:一是具体的现实的存在状态,一是抽象的属于本质的,即哲学意义上的存在状态,二者密不可分,但又不能互相混淆。马克思所进行的关于“真正的人的存在”的哲学构建,是以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的人的存在为基准的,从开始到最后,都把人在社会生活、尤其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处境和地位以及所作所为、主要是劳动作为考查的重点,并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放在一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12.
对人的存在的认识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从哲学框架中探寻文学作品中女性生命的历史沿革,从众多女性的遭际命运中提出作为“存在物”之一的女性应当具有“存在”意识,知性存在是生命的自觉,也是生命体存在的意义、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试论“X风”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用法,本文讨论了“X风”的使用情况,诸如“欧美风”、“日韩风”、“中国风”等。这些词在90年代的时候只是零星地被人提起,并且大都作为专有名词使用,而到了21世纪,“X风”已经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在比较新潮的领域,逐渐成为一种趋于稳定的格式。“X风”存在的内部原因一方面是“风”的词汇意义和形象意义之间的结合,另一方面则与“X”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4.
解继丽  扶斌 《学术探索》2014,(1):148-152
波兰尼提出了缄默知识,为人类对知识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相关的深入研究。本文从谱系学的角度,在这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缄口知识",并对教师"缄口知识"与缄默知识、教育潜规则、教育习俗进行比较,从认识论、微观政治学和价值论的视角,分析了教师"缄口知识"存在的合理性,并提出研究教师"缄口知识"有利于认识教师个体知识、解释微观教育现象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Leray-Schauder度理论建立了n阶非线性微分方程y(n)=f(x,y,y′,…y(n-1)),0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伦理存在从主体性虚空到社会的道德虚空,无一不表现着破碎的样子,建立在封建纲常基础上的旧有伦理秩序被废弃、符合新时期社会期望的伦理存在方式还没有成熟。伦理主体存在着,却以没有主体的方式存在,存在以身体的呈现模式承载着自我和社会的破碎状态,以渴望和探索的姿态正在生成,主体理性也在不断的反思和对话中,拯救着迅速蔓延的虚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信息本体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者独立开展的信息哲学研究已逾30年,其中关于信息本体论问题的研究尤为突出。最具影响力和被广泛讨论的观点有:属性论、反映论、关系论、中介论和物质自身显示的间接存在论。在这些相关理论中尤以西安交通大学邬焜教授提出的物质自身显示的间接存在论理论最为系统化。正是邬焜教授相关理论的提出,将信息概念作为哲学的最基本范畴之一引入了哲学,使信息哲学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区别于其它已有哲学的元哲学或最高哲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表述方式,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  相似文献   
18.
“人性”新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性问题的提出乃源自人“形而上”的思维倾向,人性是什么?人性如何?古今中外人们对此作了不同的定义和界说:中西人性论有着各自的路径、内容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当前则有“社会属性说”、“两性说”、“共同本性说”三种主要的人性论。总结中西人性探究的理论得失.可知合理之人性探究应遵循的若干基本规则或前提。而人性的新的理论界说可以为:追求生存优越。  相似文献   
19.
通过道教外丹术与内丹术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肯定了道教在提高中华民族生存质量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特别在内丹术方面,提出"筑基"、"小周天"、"大周天"等修炼层次,实际是以降心火入丹田为目标,这不仅对生命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现代人生存质量的提高将会起到难以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浙江三位先锋小说家余华、王彪、艾伟分别从人性的层面、欲望的层面、记忆的层面对存在进行了相同的极端书写,描绘出了一幅相同的绝望的生存景观,又都以各自的方式对这"绝望"进行着反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