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近年来学界对明代女真叶赫部的族属、兴亡、辖境、世系等问题都作了深入的探究,本文准备从另外的角度来谈一谈涉及到叶赫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2.
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自组织理论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本文试图用自组织理论来透视高技术产业的成长过程,认为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动态系统,由科技、生产和流通三要素组成,它的形成是一个涨落和风险的实现过程,又是三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还是与产业环境高度开放融合的产物。高技术产业系统必须具备此种自组织的特性,才能不仅在总量规模方面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自主开发能力、国际竞争力方面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3.
中国现代浪漫文学思潮,是20世纪初叶至30年代末,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合力作用下而涌起的时代思潮。其独异的诗学理念,其狂飚突进、又迅速沉寂的涨落特点,我们可以从"历史"文化"与"哲学"等不同维度进行观照、探究,从而揭示其深层的文学规律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4.
孟子对唐尧以来历史盛衰进行总结,从仁义与人心等方面来探讨历史盛衰的原因。其天人观虽存在天命思想因素,但更多的是强调人事。孟子的历史总结不仅反映出其丰富的历史知识,而又体现出其历史变化的观点,在中国学史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邯郸在较长历史时期内极为繁荣,它的兴衰变化与政治形势、自然条件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借助自身固有的优势与特殊的机缘,邯郸走向了历史的前台;最终又因政治形势的变化与竞争对手的出现,邯郸归于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96.
唐代专题吟咏或涉及曲江的诗有近300首,描写曲江一带景色的诗篇,更是举不胜举。这些诗彼此影响、相互交叉结合为一个整体,反映了唐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生活的多个侧面,形象地展示了大唐的盛世风流、政治兴衰和士人心态,并蕴涵着复杂的人生感慨。曲江诗,是唐王朝的时代缩影与世情画卷。  相似文献   
97.
平山堂是扬州重要的文化遗迹之一,是蜀冈上一个标志性的文化景观。它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由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建。平山堂在宋代至少被重建五次,以其宏敞壮丽被赞誉为"淮东第一观"。元明衰落,被改作司徒庙。清代是平山堂的兴盛期,至少被重建四次。康、乾两代帝王南巡都莅临于此,使平山堂臻于鼎盛。  相似文献   
98.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形成,主要与“民”的范围变化和“士”阶层的兴起有关。在上古中国,由于自然环境和生存压力,“养民”便成为政治理想的最为重要的一环。自孔子始,重视教育,提倡“教化万民”又成为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春秋战国之际,“士”阶层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得民本思想在现实的君主制度下,既坚持“教民、安民”理念,也形成了对君主进行规谏、监督的内涵。古代中国民本思想的核心原则“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政以民为本”,其发展是通过统治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的自我反思和批判、自我认识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