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46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55篇
丛书文集   125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738篇
社会学   21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准 ,以协调发展为保证的社会发展观和社会发展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公民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格范型 ,这种人格范型就是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同时也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求的“法治型人格”。“法治型人格”范型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提供高素质的建设主体 ,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内在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是当代哲学发展的历史趋势,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理论以及德国当代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基于金融功能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所遵循的是金融机构观,这使得农村金融体系未能有效发挥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背离金融功能观的农村金融改革,仅仅局限于既有金融结构内部的修补,而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根据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出能够实现金融功能的规则、制度等具体的金融形态,并且进行金融结构的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体系正常金融功能的复归。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应实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放松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管理;推动一个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4.
根据现代社会科学的观点,范式转换的存在与完成,是一门学科成立与发展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是由马克思本人创立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个形态或原生态,后来被斯大林创立的"教科书哲学"所湮没,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的中青年哲学学者群所恢复与弘扬.目前在范式转换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范式转换成就是通过对"教科书哲学"、经济学的范式创新以及经济哲学自身已经形成的范式创新共识三个方面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05.
在WTO新语境中,为积极参与、有效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分享国际贸易增长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果,我国有必要从如下方面实现外贸管理法的范式转换:法律政策方面,实现从自由贸易到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相结合的转换;法律功能方面,实现从防御型立法到防御与进取型立法相结合的转换;法律价值方面,实现从"以政府为导向"到"以贸易参与人为导向"的转换;纠纷解决方面,实现从"以规则为导向"到"以规则为导向"与"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相结合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6.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作为一种批判的社会理论,在批判现代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弊病和危机的同时,旨在为这一社会提供一种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则关注于人的生存问题,力图通过对"存在"整体的深度分析来揭示现实生活世界中人们的生存困境,并最终通过诗性的语言来得到克服。与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进路相比较,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也可以视为是面向生活世界的交往问题而提出来的。哈贝马斯以生活世界作为他的交往行为理论的现实起点,以交往行为为核心实现"交往范式"对"劳动范式"的理论置换,并通过对交往行为进行规范语用学分析将交往理性重建为一种规范的力量,揭示出植根于生活世界的交往活动之中的有效性规范,以此谋求对交往问题的规范性解决。  相似文献   
107.
文章通过对翻译研究方式和理论的概述,指出研究分类差别的理论依据以及翻译理论的前标准范式特征。任何翻译理论假设应具备明晰的结构以提供解释的充分性和可供检测的属性。基于多元学科研究成果的共享翻译研究范式应该形成。  相似文献   
108.
昆德拉之重     
昆德拉之重在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在于生命中无以数计的“非如此不可”;在于不解之词所诏示的萨比娜的叠加式的背叛;在于镜子所裸现的特蕾莎别样亦可的身体;在于凭藉对残酷现实的幻化所构建的必然之舟上的别样女性与偶然女性。通过对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作一女性主义的胜揽和存在主义的洞见,旨在达成某种程度上的文学性和学术性兼具的批评向往。  相似文献   
109.
We assessed feminist visibility in family journals by tallying the feminist content of articles i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and Family Relations.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feminist visibility from 1972 to 1992, at which point the growth of visibility stalled. From 1992 to 2002, almost 1 out of 4 articles appeared to be influenced, at least minimally, by feminist scholarship when including in our tally a measure of articles' mentioning of gender in its abstract or title without a detectable feminist perspective in the article. Only about 6% of articles, however, involved an explicit feminist analysis. We offer explanations for this apparent glass ceiling for feminist visibility and mak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10.
为促进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 环境法与民法需要对话。环境法与民法进行对话的实质, 是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两种理论范式之间的对话。环境法与民法在问题意识、历史视域、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上存在着重大冲突, 这种冲突实际上是民法采取的个人主义理论范式与环境法采取的整体主义理论范式之间的差异所导致。在环境法与民法的对话中, 环境法旨在借助民法的理论范式审视环境问题, 为解决环境问题探寻新的出路; 民法的目的是研究环境问题如何影响了民法、民法学, 而这恰是民法典立法急欲从环境法中获得的启示。为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法与民法需要合作, 以公序良俗原则为联结点, 确立二者在调整范围上的界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