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13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25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1612篇
社会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对很多人来讲,民间、民族音乐是一个对应民族文化与原生文化环境,既亲近又遥远的精神世界;一个奇异、欢乐、充满天真而又迷人的人天合一、浪漫自由的与生活合一的精神时空;在其简易、不易、变易的历史长河中,实用与审美并存,显示出质朴天真、充满活力的精神特质,千百年来陪伴着各民族同胞在自然之苦的生态环境中挣扎、平衡、和谐、生发;承载着生活与精神的协调,表现着人们的文化心理、民族性格和审美理想;在生活中鼓舞着生存和创造的勇气与力量,也给人们带来圆满的笑声、意趣和希望。  相似文献   
42.
宋代宫廷花鸟绘画承袭五代余绪,以"富贵"为特色的黄氏绘画流派为宫廷主流,以"野逸"为风格的徐氏绘画流派主要流行于民间,但两种风格的绘画在宫廷绘画实践中已有妥协互动趋势。活动于北宋中期的长沙艺人易元吉,既是一位优秀的民间画师,又曾征召入宫廷绘画,开创了宫廷花鸟绘画与民间花鸟绘画成功互动的典范。北宋时期我国传统绘画艺术达到极高的艺术成就与这种艺术上的不同流派之间的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3.
现有文献中有关巫山神女的记载较多,三峡地区也有不少关于神女传说的版本,只是其与文献记载的神女故事情节相差甚远。民众在创作民间传说时,会根据具体的自然环境、社会伦理道德要求、自身的价值观、主流社会的需要以及文化传播等多种因素,完成传说情节的塑造。  相似文献   
44.
《喜福会》给读者展现了丰富的东方民俗文化,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充当了一个中西文化相互碰撞、对抗、融合的放大镜。从《喜福会》中的民俗文化入手,结合读者接受理论,从文中的食物、麻将、鬼魂以及风水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揭示其文化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45.
东岳信仰的人类学分析——以山西蒲县地区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归属于国家正统祀典活动的东岳信仰,在扩布的过程中,由国家正统祀典向地方转化,并逐渐演变为地方社会的祭祀系统,享受民间祭祀,从而揭示出东岳信仰在大传统和小传统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6.
蒙古民歌中的生态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一些学者从游牧生产、狩猎活动、日常习俗、法律条文等领域挖掘了蒙古族生态文化,但还未涉及蒙古民歌这一领域.蒙古民歌是蒙古族精神生活的核心之一,具有坚实的生产生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传承至今.这些特征使蒙古民歌成为多种文化的载体,其中包括生态文化.蒙古民歌中体现了生态文化的多样性、群众基础及系统性等,这些对当代环保事业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47.
张晓彭 《西北民族研究》2018,(1):178-182,140
张澍是清代竹枝词发展史上重要的作家,也是唯一一位既创作西南竹枝词,又创作西北竹枝词的诗人。他以西北人的眼光来审视西北,对西北地区的文化习俗进行了历史性扫描,勾画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民俗画面,涵盖了山川风物、民间文学、饮食习俗和宗教信仰等多个领域,反映了西北少数民族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形成一幅包罗万象的清代西北民族风情画卷,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西北地区独特的地域精神和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具有很高的思想史、民族史和民俗学价值。  相似文献   
48.
明清以降来青早期移民的祖籍问题,民间和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是在今天江苏省南京市、笔者以今天南京珠玑巷不可考为起点,经过对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的辨析查考,提出两种推论认为;所谓南京珠玑巷一是可能在今天浙江诸暨市(为同音之转),二是可能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该地曾是旧县祥符)。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变异、官方和民间话语修正的双重作用而使其发生了改变,并最终使这一文化符号在误读的情况下,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9.
维吾尔族色彩审美观及所表现的民俗文化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其中包含着多种文化现象。颜色文化虽然表现在某一民族的生活,而每一种颜色所表现的审美意识和民俗文化现象又是不同的。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对维吾尔族心理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白、绿、红、黑四种颜色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0.
在中原地区,一些回汉村庄结成数百年不渝、情同手足的友好关系,民间称之为"社亲".仁义、感恩、重诺、守信等传统美德是这种关系的道德基础,仪式化的情谊交流方式以及平等、宽容、相互尊重的文化理念是这种关系的保证.回汉村庄的这种情谊扎根在传统社会文化的土壤中,具有不可忽略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