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313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2423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1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随着数字营销传播的发展,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数字营销传播的载体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让消费和传播变得更加精准,各种各样私人化的定制服务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这种新型的营销传播方式让消费者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位置.数字技术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认知系统和价值观念.经过数字营销传播的洗礼,社会结构重新部落化,沟通变得更加平等.行业之间开始融合,不同领域的行业边界变得模糊不清.以往的营销传播理念已无法满足当今大变革时代的需求,新型社会形态需要全新的营销传播理论与之相对应.  相似文献   
72.
化解集体林权纠纷是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工作,但林权纠纷解决难度大,影响了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研究首先梳理了集体林权纠纷解决的制度安排;其次以江西省某县A、B两个村民小组因737号山场发生的林权纠纷案件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林权纠纷解决过程的特殊性;再次,探析了现行纠纷解决制度存在的低效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完善制度的顶层设计、重视非正式制度作用、加强调解机构能力建设、创新纠纷解决方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3.
对1~6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进行了回顾综述,对2005—2015年国内森林文化的研究进展作了分析和评介。这十年,是森林文化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的十年,是森林文化研究不断出成果的十年,是森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十年,是森林文化为现代林业注入新元素的十年,也是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的十年。森林文化的理念和价值,唤醒了全民的生态意识,陶冶了人们的精神情操,凝聚了一批有志于森林文化的研究者。森林文化以其鲜明的绿色、多元、循环、共生的生态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领着时代的潮流,丰富和提升了现代林业的内涵,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同时对未来的森林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作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74.
一般认为“三生万物”是道家思想,其实,早在道家思想产生之前,汉字构形中早就已隐含“三生万物”的意识。通过对有 关汉字的分析说明汉字产生之初即已有此种概念,这对于了解汉字和哲学史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75.
揭西龙门寨木偶戏是植根于民间的传统艺术,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历史沉淀,在木偶造型、服装与道具、舞台与乐器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剧目形式、演出技巧、唱腔音乐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形态,还保留了不少演出习俗。揭西龙门寨木偶戏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76.
网络大众民族主义指的是以大众文化的形态出现在网络上的民族主义。其表现方式有帖子、Q 群消息、博客与微博、网络游戏、网络新闻、黑客等等。其特征是:更为可见的大众性、更为多元的互动性、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和狂欢式的话语风格、即时的反应与巨大的影响。网络大众民族主义惊人的号召力、多样化的形式和强大的现实影响力,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重视。在未来,它仍将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论题。  相似文献   
77.
回顾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主要进展,介绍产权四模式的主要观点,提出深化集体林权改革的思考和建议。研究发现,林权改革没有统一的格式,产权四模式总结了发展中国家林权改革的一些规律,可以为我国集体林改所借鉴;与其他模式相比,财产权模式对我国集体林改影响最大,明晰产权、提高效率一直是集体林改的目标;农业结构模式明确提出的市场机制可能带来产权不安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制度模式主张政府发挥产权改革的主导作用、制定法律法规巩固产权的主张对深化林权改革有重要借鉴意义;共有产权模式提出的保留共有森林资源为贫困人口提供"一席之地"的主张,为减贫和乡村振兴提供思路。在结束明晰产权主体改革任务之后,应将工作重点转向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巩固产权改革成果、维护农户林权利益;在推动林地规模化经营中,要谨慎推进森林资源金融化,防止出现"代价高昂的不平等";充分认识集体林权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将林改工作从工程式运作逐渐转向常规监管,加强林权管理。  相似文献   
78.
本文论述了林学、森林和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恢复、改造、经营管理和合理利用为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和多种效益为目的,并做到森林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由单株树木到树木群体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森林对环境的影响由局部影响转向深入研究森林对大范围包括国家、洲及全球的影响。特别是热带森林有地球的“心脏”、“肺”之称,影响全球。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从长期以木材利用为中心,转变到全面发挥森林多功能、多效益的复合产业和公益事业,以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本文还对北京林业未来发展的定位、布局、质量及多功能经营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79.
以义务性规范的形式对宪法权利作出的限制规定,就是宪法中的权界式公民义务规范,它有概括限制型和具体限制型两种类型。宪法权利的法律保留限制式规定,不应视为公民义务规范。权界式义务规范在创设目的、出现位置、表述转换等方面与明示式义务规范有着重大区别。权界式义务规范附属于公民宪法权利规范本身,它可以转换成非义务性的表述,其实质是表示权利应当有所约束。关于宪法权利之限制规定能否被视为公民义务规范的争议,可通过形式与实质的双重视角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80.
本文简述《尚书》特殊的文献价值,并举例阐释《尚书》在中国上古林业史研究中提供的史迹线索,具有现实建设深层意义的历史依据,是为林史文献学目录提要之一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