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中国古代的舞马与当今马术中的盛装舞步颇为相似。舞马自刘宋从西域传入建邺,于梁武帝和唐玄宗时掀起高潮,唐后在中土消失,舞马成为时代兴衰的一个缩影。中国历史上的舞马盛会规模宏大,其性质并非单一的娱乐活动,而是与宣扬皇朝圣德紧密相连。由于皇帝的奖掖和科举的推动,舞马盛会催生了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除杜甫和陆龟蒙的颇具批判性外,其余几乎为润色鸿业之作。  相似文献   
52.
艺术教育对人体网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影响和渗透到人体网络的生理、心理、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对于培养和谐高尚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马军  白华山 《社会科学》2007,(8):169-186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所谓"两界三方"共存的局面维持了近100年。其间,它们彼此影响,或沟通、或协调、或龃龉、或掣肘,对上海市政建设、城市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和远东的近代化发展都产生过至深且巨的影响。交际舞是一种来自西方的社交自娱活动,交际舞厅业则是以提供舞女伴舞为基本经营之道的大众休闲商业。在中西文化冲突、生活习俗歧异的背景下,在追求高雅艺术与迷恋肉欲满足的两相之间,在社会普遍破败和娱乐产业畸形发展的矛盾景象之中,舞厅都以多重、多面、多样的姿态,引发整个社会的困惑和感叹,由此成为两界三方市政管理中的一大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4.
影响体育舞蹈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包括气质与性格、专项素质、动作规格、音乐和舞蹈等,这些因素对运动员的表现意识形成、各类动作完成质量的提高、动作表演内涵的丰富、表演情绪的激发及艺术修养的培养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最终影响运动员表现力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55.
民族民间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其现状,民族民间舞的内容主要来自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在经历了千百年的流变之后,民族民间舞逐渐成为我国专业舞蹈教学及高、中等师范艺术教育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其教学价值可以从“身”与“情”的关系,以及身体协调性、文化视野的观照、舞蹈语言创造意识等诸多方面加以探讨,使中国民族民间舞这朵艺术奇葩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56.
苏珂 《学术探索》2012,(7):161-164
傩戏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分支和载体,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至今仍在许多地区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从傩戏的艺术形式,即表演、舞蹈、造型等入手,尝试探讨艺术与审美对于傩戏的传承与演化的功能性作用,并尝试从傩戏的起源与发展中,进一步分析和揭示傩戏的象征性的功能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7.
晚唐李可及尝于安国寺作菩萨蛮队舞,两《唐书》对此事记载并不统一。《碧鸡漫志》关于菩萨蛮、《菩萨蛮》曲、菩萨蛮队三者的概念较为模糊。菩萨蛮队舞是晚唐李可及在骠国乐的基础上创制的具有鲜明佛教特色的舞蹈。宋代教坊将这一类舞蹈合称为女弟子队舞。  相似文献   
58.
高句丽民族是擅歌善舞的民族。其乐舞形式与艺术造型 ,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流行各国 ,尤其在吴越国境内。两汉—南北朝时期盛行于东南沿海地区的白鹤舞、白纟宁舞、拂舞等艺术形式 ,对高句丽乐舞有着深刻的影响。高句丽的乐舞中头戴鸟羽之俗与吴越文化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中国东南沿海的吴越文化与高句丽民族文化关系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59.
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虚实观"、"气韵观"对中国龙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龙舞的发生发展在本质上可视作中国哲学思想最生动、最直接的形象表达.对中国龙舞的关注不应仅停留于舞龙过程的呈现,还需聚焦这些物化形式后丰富的精神蕴涵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文章以中国龙舞的重要代表——"铜梁龙舞"为切入点,试从中国传统哲学观的角度关照这一享有"中华第一龙"美誉的龙舞样式,以揭示龙舞艺术所积淀的民族审美特征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0.
跳盘王是广西大瑶山地区瑶族传统的宗教仪式。在这一传统仪式的背后,“情”与“怵”交织于仪式主体、客体和媒介三个符号关系之中。本文在全面阐述瑶族师公跳盘王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角度,初探跳盘王仪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