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35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527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贫富差距不同于收入差距,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学方法,而要借助多学科方法,从多维视角观察和研究。中国的贫富差距,从总体上看是在不断扩大;从城镇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城乡居民之间、地区之间四个维度的表现看存在明显差别,其核心是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用基尼系数方法来分析中国的贫富差距,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不能作为衡量问题的唯一尺度。  相似文献   
82.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分化加剧,财产集中度越来越高,居民家庭财产差别越来越大。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问题已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羁绊”,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还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因而构建和谐社会,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贫富差距问题,把贫富差距缩短在适当范围之内,使其发挥正面效应,减少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3.
论文论述了沈阳经济总量的发展现状:通过大项目建设促进了工业新骨架的构建,成功实现了推进工业向大规模调整升级和区域化集中发展两大战略转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沈阳经济总量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的比较,从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入手,找出沈阳与副省级“第一集团”城市的差距。最后,从构建产业集群,提高沈阳的城市的竞争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突出发展旅游业等方面提出了沈阳市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集团的途径。  相似文献   
84.
2017年以来,中美两国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经贸摩擦,对两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福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中国经济学人》(China Economist)杂志从中美经贸关系现状、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差距、美国总统大选等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学人对中美经贸关系及经济发展差距的认知和判断。调查发现,经济学人认为虽然中美经贸摩擦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但中美两国的经济互补性仍很强,贸易增长空间较大,未来发展方向一定是合作与竞争并有。经济学人预判,今后20年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速分别为4.8%和2.1%,中国将于2034年追平美国经济总量,将于2043年追平美国制造业总体技术水平,将于2072年追平美国人均GDP,实现赶超。  相似文献   
85.
基于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DM模型来研究异质性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并进一步分解为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正向空间集聚效应,并且这种空间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2)初级、中级、高级农村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效应特征呈现明显空间差异:初级农村人力资本大多数集聚于西部省份,中级农村人力资本大多数集聚于现代农业相对发达的省份,而高级农村人力资本的高集聚区经历了从东北地区向长三角地区的动态转移;(3)中级、高级农村人力资本显著缩小了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中级农村人力资本的作用更大,而初级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6.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缩小的过程,但是很快又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所取代。总的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虽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的性质具有双重性,但其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必须予以关注。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解决,但是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予以调节是必要的。应该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体系,以抑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7.
改革开放以来 ,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显著提高。但是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和财产差距均呈现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制约着河北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村是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88.
湖北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差距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湖北省人均GDP在全国的排名正在下滑:1999年为第12位;2000年为第13位;2002年为第14位。湖北作为中部大省,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差距究竟有多大?差距还在扩大吗?湖北将如何崛起、怎样应对?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冷静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9.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全面落实需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其必要的保证。现阶段,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以公平为基石,缩小贫富差距,使社会各阶层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形成合力,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0.
自 1996年来 ,为了刺激消费 ,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八次降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但我国储蓄依然居高不下 ,降息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该文认为 ,全球经济萧条是外因 ,而经济主体 ,如居民、企业、银行、政府的行为才是导致降息低效的根本原因 ,因此 ,解决这一现实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将降息与其它政策配套使用才能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