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1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23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50篇
丛书文集   1599篇
理论方法论   719篇
综合类   7517篇
社会学   934篇
统计学   30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633篇
  2012年   584篇
  2011年   740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644篇
  2007年   751篇
  2006年   853篇
  2005年   801篇
  2004年   733篇
  2003年   719篇
  2002年   579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112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76篇
  1981年   62篇
  1980年   73篇
  1979年   61篇
  1978年   57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9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5 毫秒
61.
日本的道德教育及高校德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强国的成功,与其强大的教育、尤其是优秀文化传统和良好道德教育的强有力支撑分不开。如清明、正直善良同情吃苦勤劳节俭之心的传统美德;德育过程中的并重个性、协作、传统、劳动、人生观教育,强调学生主体、群体意识、异域优秀文化、道德实践,国家利益至上的完美结合。但日本朝野各界现都确认正视,全球化大深入背景下的日本高校德育危机已经出现不少大学生脱离政治;无远大理想;贪图生活安逸;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等。全方位的日本高校德育改革正在进行;德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首位;最重要的德育目标仍然坚持民族精神与爱国思想;内容从共同价值观扩展至宗教、伦理、纪律、法制、民主、人道消费、环保等人类生活诸方面;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结合;形式社会化、网络化与开放性整合。  相似文献   
62.
专利法的若干问题及其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法的两次修正使我国专利保护水平在整体上得到了历史性提升。但是 ,某些具体规则的内容尚有值得探讨之处。专利法与合同法对合作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规则应协调一致 ;专利申请权与申请专利的权利性质不同 ,转让程序也不同 ,两者不能混淆 ;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条件中的美感应改为装饰性 ,以反映外观设计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63.
英国小说大师劳伦斯创作的<菊花的幽香>和中国著名小说家郁达夫创作的<薄奠>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分别以象征和写实的笔法描写了一个以男主人公的死亡为结局的家庭悲剧,并对各自社会的罪恶进行了揭露,因而具有进步意义,成为中英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64.
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选择,建立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的环境法治系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环境法制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环境法制创新的目标领域涉及立法基本原则与调整理念更新、立法体系重构、基本对策及管理机制完善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65.
浅议网络农业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目前网络农业信息资源的现状及农业网站类型出发 ,论述了目前国内网络农业信息存在的问题及利用现状。同时介绍了几点在网络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66.
孙中山所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海外为基地的,而日本在其中所占的地位尤为显著。在日本,孙中山一方面广泛结交朝野人士,以争取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另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动,对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有这一切都表现了孙中山的日本情结。这种日本情结虽然有局限和不足,但表明了孙中山的宽广胸怀。孙中山与日本人士的交往扩大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而使中国民主革命带有一定的国际性。孙中山的日本情结表明他既是一位民族主义者,又是一位国际主义者。  相似文献   
67.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面存在着真实性差、风险量化不够、经营机制不适应等问题,借鉴国际惯例,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业务经营中的资本充足率等目标体系,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应完善其外部条件,调整和完善内部管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68.
加入WTO对西部高校人才资源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入WTO后,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作为人力资源集中且承担着为西部大开发培养高级人才的西部高校,急需转变观念,深化改革,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69.
民事诉讼对举证责任的规定极其笼统、抽象。本文认为 :应进一步明确民事举证责任的涵义 ,应在基本范围内指导举证 ,并应充分提高证据的质和量 ,同时针对特殊举证的责任应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0.
关于日本耶稣会士商业活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教士进行商业活动的基本原因是生存需要.在沙勿略传教日本期间,经费来源是马六甲地方长官赠送的30桶上等胡椒.随着传教活动的开展,经费缺口越来越大.最迟在1571年,耶稣会开始进行有组织的商业活动.在范礼安首次远东巡视期间,这一活动被制度化了.他与澳门商人行会订立契约,每年为教会提供50担生丝份额,并任命专事此职的管区代表负责商品储备及流通、销售、资金调配等商务活动.耶稣会土的商业活动在教会内外引起轩然大波,教皇、耶稣会总会长及葡萄牙国王多次下令禁止,教会内外的派系之争又使得这一争执趋于复杂,但生存需要仍使得这一备受争议的活动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