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74篇
  免费   1272篇
  国内免费   460篇
管理学   1649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430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491篇
丛书文集   4717篇
理论方法论   1626篇
综合类   29444篇
社会学   1770篇
统计学   961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457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478篇
  2017年   547篇
  2016年   644篇
  2015年   842篇
  2014年   1995篇
  2013年   2071篇
  2012年   2317篇
  2011年   2841篇
  2010年   2308篇
  2009年   2387篇
  2008年   2561篇
  2007年   3072篇
  2006年   2942篇
  2005年   2811篇
  2004年   2671篇
  2003年   2505篇
  2002年   2103篇
  2001年   1694篇
  2000年   972篇
  1999年   384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的方法。问题教学法强调探索和解决问题不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问题教学法应注重以下环节:确立综合性教学目标,遵循问题逻辑构建问题系统,教师要在问题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学生为中心展开问题教学。问题教学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失独家庭理论的研究最初以问题视角为主,对全面认识和了解失独家庭相关问题具有启示意义,但问题视角对失独家庭成员的潜能和资源的挖掘缺乏关注,而优势视角对失独家庭的问题研究则是一个弥补。在实务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实际的干预,探索相关实务介入方法,实现了失独家庭问题研究从“理论”向“实务”的范式转换,但就整体而言实务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失独家庭的社会政策研究中,研究者从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2个范畴探讨了现有政策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但是失独家庭的社会政策定位尚不明确,并且相关具体政策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失独家庭的研究可以通过增加行动研究的数量、深化相关实务研究、加强失独家庭的分类研究、明确失独家庭社会政策定位和细化相关社会政策的研究等方面来拓展失独家庭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3.
以现有资本结构理论为基础,试图寻找能解释各种典型公司资本结构调整方式和速度的理论框架。首先以案例分析为基础分析了主流资本结构理论对案例公司资本结构调整方式的解释程度和解释异同。然后结合公司的财务政策,定性分析了主流理论对于资本结构调整方式存在解释异同的背后原因以及将主流理论融合的理论框架。认为从资金供需的角度理解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以及市场择时理论,可以将这些主流理论统一起来解释各种典型的资本结构调整方式。同时,发现以计量模型估算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推断资本结构调整到目标水平所需的时间,会误导人们对于资本结构调整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4.
以探讨构建服务型政府形势下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改革思路为研究目的。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当前社保经办服务建设能力不足和管理体制散乱的突出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加强顶层设计,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重塑社保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5.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被广泛接受,这种思维方式正逐渐被应用在语言教学领域。本文从概念隐喻理论出发,探索在二语中如何充分利用隐喻,将词义从“具体”到“抽象”、从“中心义”向“相关义”投射来自主习得词汇,倡导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下结合显性和隐性的教学实践手段,通过培养隐喻能力和文化意识全面帮助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二语词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6.
诏令是以皇帝名义颁布的命令文书的统称,是带有法定权威性与强制执行性的国家下行公文。诏令体制在汉代正式确立,在此之前,命令体制经历了一番由口头下达到书面形式命令的漫长发展过程,亦为诏令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作为皇帝发号施令的载体,诏令类文体在演进和发展过程中,其名称也随之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精确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7.
项目制作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深广的影响力。文献考察发现,国内研究围绕五个主要议题展开,研究成果较集中于近六年内;国外研究也有一定基础。既有研究尚存在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是研究视角有缺失,偏重宏观层面和政府视角而忽视了基层村庄社会的回应;二是研究议题失均衡,对项目制负面效应发生机理和防范机制研究还很薄弱。“村庄回应”是项目制研究值得重视的一条新路径,以此路径切入,可探寻“项目进村”的实践逻辑与问题成因,是有利于找到优化基层治理格局、提升项目制实践成效并防范“项目进村”负面效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在经历了长期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传统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货币宽松产生的大量流动性不仅没有有效流入实体经济,反倒推高了先行经济领域价格.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加剧,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而在调结构中,又面临着多重经济悖论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国际经贸规则正在深刻变迁;美国强力推行遏制中国的亚太战略,推动制造业回流,加速了全球价值链重构,使进入中国市场的部分外商投资撤离风险上升;日本实行的安倍经济学效果存疑,英国脱欧加剧了欧盟的不稳定性,使欧盟经济进一步雪上加霜,日欧经济颓势短期无法改变.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给中国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统筹国内经济政策,实行政策之间的联动,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加有效供给,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999.
以分析土地管理制度所处的耕地保护红线、快速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时代背景为逻辑起点,研究了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市场化配置的三种策略:城乡土地流动、耕地资源异地占补平衡和 “飞地工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一轮土地改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路径:城市土地一级开发的PPP模式,发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引擎作用,宅基地有限市场化配置和市场化思路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最后,提出政府在土地改革制度环境建设中的四个功能:科学规划、搭建市场交易平台、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和风险评估管控。  相似文献   
1000.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研究命题。我们既无法直接沿用传统物权法知识进行分析,也不能纯粹依据现实做出判定。《物权法》在文本结构上已经确认,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成员集体享有的“所有权”。在现代法治中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应当以经济效益、实质公平、经济安全为基本诉求。在法律规制与乡村自治协调、法律保障与政策指导互动、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均衡等基本原则的指引下,建构科学合理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相关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