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2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李孝弟 《齐鲁学刊》2012,(4):136-142
诗话是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的重要存在形态,以往的诗话研究,更注重与诗歌创作、鉴赏、形态等密切相关的"诗言志"、"诗缘情"理论,而忽视了与叙事相关的论述。在中国诗论中,存在着一条关于诗歌叙事的论述线索,且在相关的诗话理论中,对诗歌之"叙"事"有比较丰富的论述。梳理研究有关的论述,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诗论的整体面貌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2.
女主人公汉娜的身体是贯穿小说《朗读者》的一条主轴,也成为其叙述中的关键符号.它既凝聚了米夏和汉娜的个体隐秘情感,又承担了历史反思与当代主体建构的宏观叙事.作品充分发挥文学虚构的自由空间,以欲望身体的延展,指涉德国战后历史反思中的痛苦与挣扎,宣告了对传统价值观的贬黜,是对一种长久统领战后的所谓反思理性的颠覆.  相似文献   
83.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出发,分析小说《一个女人的史诗》中女主人公模糊的性别意识及这种性别意识反映出来的作家对父权话语的矛盾态度,解读模糊的叙述声音产生的缘由,而这些都折射出中西文化冲突下女性主义自我赋权的困境。  相似文献   
84.
互文性分析与叙事学分析一般无实质性交叉.互文性理论强调的是文本意义取决于同其他文本之间的阐释关系,但从叙事学角度看,这种阐释关系只有通过特定文本的内在形式结构才能够具体实现.川端康成《雪国》中驹子弹琴的情节为此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由于小说通过焦点人物岛村主观视角的叙事是“不可靠叙事”,作为文化符号的驹子所弹曲目,在不可靠的“假故事”和在“假故事”掩盖之下的潜故事中,其含义大相径庭.此典型样本的细节分析,可以视为对互文性关系的叙事学解释.  相似文献   
85.
There are many differing ways to be a realist about language. This paper seeks to classify some of these and to examine the implications of each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The principle of classification it adopts is that we may distinguish between realisms on the basis of what exactly it is that they take to be real. Examining in turn realisms that ascribe reality to the external world in general, to causal mechanisms, to innate capacities, to linguistic signs, to social structures, to language systems, and to linguistic groups, the paper summarises the case for a particular critical realist ontology of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it engages briefly with the work of Saussure, Chomsky, Halliday, and more recent explicitly realist thinkers such as Bhaskar, Pateman, Archer, Sealey and Carter. One implication is that language itself is not a phenomenon that separates us from a causally structured world, but rather a part of that world, a part with an identifiable causal structure of its own that is similar to that of other normative phenomena.  相似文献   
86.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文字极简,结构简单,充分体现出其文学最简主义的创作风格。这使读者有极大的空间对其主题和寓意进行多角度的阐释,并进而对其作品内外的人生展开思考。本文主要通过叙事聚焦的运用和转换对这篇小说进行叙事学分析,并提示作品主题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87.
莫里斯符号学思想以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为理论框架,并合理地吸收了其符号互动论观点;他们二人都承认语言符号的普遍性,并用相似的符号学方法证明了这一点;米德的“扮演他人角色”和“表意规约符号”等概念对莫里斯的符号学思想产生了特别的影响。以历史的视角考察米德思想对莫里斯符号学思想的影响,有助于学界看清后者的理论渊源和看清美国符号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并对国内符号学理论建设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8.
隐喻是目前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研究话题。从本质上来说,隐喻是一种象似性程度比较低的亚象似符。它借助于自己的特征指示事物,即通过描述其他事物中的对应关系来体现事物的表象特征。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具有对应性、互动性和多模态性等认知特征。隐喻意义的理解是在人主观能动的基础上,通过本体和喻体的解释物之间的互动产生新的解释物而实现的。研究表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对隐喻的认知意义理论构建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切入 ,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生成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并对其中“象”的质的规定性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90.
“真”“假”是形式逻辑中的两个最重要概念,但它们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却有着不尽相同的涵义:表示客观经验意义上的真与假;表示逻辑方阵对应关系的真与假;表示复合判断和演绎推理逻辑值的真与假;表示符号学意义上的真与假。分析和确定形式逻辑中“真”与“假”的涵义,对提高形式逻辑的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