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9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625篇
理论方法论   162篇
综合类   3431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642篇
  2007年   1019篇
  2006年   753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动力机制运行不断完善,但还存在许多问题: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不足,政府的工作存在比较大的改进空间,法律法规的规范力处在较低层次上,社会成员的认知程度和文化需求的现实满足程度还偏低。实现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必须把推动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政治动力、文化动力等充分激活,让创造社会价值和财富的源泉充分进发。  相似文献   
82.
校务公开是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依法治校和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分析了高校校务公开的基本涵义,研究了深化校务公开的措施和途径:强化领导者的校务公开意识,创新校务公开的体制和机制,拓宽校务公开的内容和载体,健全校务公开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3.
略论宗教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浩繁的事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奋斗。宗教教义中蕴涵许多有关和谐的思想资源,我们应积极挖掘这些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动员信教群众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4.
论民族关系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切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中,消除影响民族关系发展的负面因素,加强民族关系调控工作力度,全方位推进民族关系发展的“强基固本”工作,寻求民族关系发展评估和保障举措的突破,是实现民族关系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切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85.
文章旨从政治学的角度来探讨民族区域自治的一体性、权力分配性、参与性、合理性,以期求证民族区域自治对自治地区各民族的有效整合.文章最后认为:多民族国家的建构非常复杂,它既需要极具渗透力的制度保证,又需各民族对政治权力的共同参与、分配,借以扩大合法性基础及其持续的稳定.  相似文献   
86.
在中原地区,一些回汉村庄结成数百年不渝、情同手足的友好关系,民间称之为"社亲".仁义、感恩、重诺、守信等传统美德是这种关系的道德基础,仪式化的情谊交流方式以及平等、宽容、相互尊重的文化理念是这种关系的保证.回汉村庄的这种情谊扎根在传统社会文化的土壤中,具有不可忽略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7.
调查报告以实地考察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历史遗迹,对贵德三屯的历史、民间信仰、风俗民情及地域文化特点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述,并对其成因作了初步分析,由此勾勒出“贵德三屯”文化的形成、传承和变迁的历史轮廓。  相似文献   
88.
试论青海民族文化的"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思想是青海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我们应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吸取其积极成分,并与先进文化相融合,形成合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9.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我国最后一个移民乡和惟一一个驯鹿养殖基地。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必然走驯鹿产业化和发展原生态旅游业之路,发挥城乡边缘区的补充功能,借区域经济发展之力,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0.
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发生了三种类型的嬗变,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其结果是使民族文化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发生嬗变后的民族文化不同于和谐民族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嬗变,可以说是一个被动的适应过程;构建和谐民族文化,可以说是一个主动的追求过程,它以发生嬗变的民族文化为基础,积极倡导民族和谐的价值取向,为构建和谐民族以及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