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6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71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203篇
理论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1813篇
社会学   90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情境迁移理论强调学习情境性对成功迁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支撑-活动观是情境理论的代表性迁移观点,强调成功的迁移离不开能够提供有效支撑的真实情境。Second Life是建立在Web2.0平台上的三维虚拟社区,该社区为实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情境。以支撑-活动情境理论为指导,探讨Second Life(SL)如何促进实训学习的迁移。  相似文献   
62.
学习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为了更好地利用过去的经验,增强学习效果,个人和组织进行学习迁移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迁移是指将在以往通过学习或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经验,用于解决之后所遇到的问题。本文力图建立系统的学习迁移理论,研究人、问题、环境的因素对于学习迁移的影响。本文采用理论推导的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本文运用系统的观点,构建了学习迁移的PPEE理论模型,认为人的因素、问题的因素、人和问题的交互作用、以及环境的调节作用,会共同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本理论主要从五个方面论述学习迁移的机制。首先,将人的因素按照不同层面划分为后端基本能力、中端心理过程、前端知识结构,讨论了其各自对学习迁移效果的直接影响。其次,将问题的因素划分为形象相似性和抽象相似性,并根据这两个维度构建了四种问题间关系类型,并探究了其与学习迁移效果之间的关系。第三,同时考虑人的因素和问题的因素,研究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对于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第四,将环境因素划分为时间紧迫性和空间重要性两个维度,探讨了人和环境,以及问题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对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第五,基于系统整体的方面,研究人、问题、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对学习迁移效果的交互影响。本文还认为,该模型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同样适用于团队、组织、地区、甚至国家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影响各个层面主体的学习迁移。本文最后总结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并提出了未来研究课题。本文对丰富学习理论、特别是学习迁移理论,以及推动教育和管理实践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act on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labour of monthly cash grants targeted on ultra‐poor households and designed to reduce poverty and enable families to invest in human development. It conducts a randomised community trial, with baseline and endline surveys of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households; verifies school enrolment; and completes key‐informant interviews and focus‐group discussions. Compared with non‐beneficiaries, intervention children experienced a 5 percentage point difference in enrolment, higher educational expenditures, fewer absences, and a 10 percentage point decrease in labour outside the home. Qualitative data confirm the quantitative findings. Transfers to poor households had a positive impact. However, the Malawian educational system needs to be improved for short‐term impacts to lead to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human capital.  相似文献   
6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多元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文捷 《阅江学刊》2012,4(5):87-92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上是以流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的单一模式。近年来,受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进程加快和内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区域间的比较优势逐渐弱化,农村劳动力远距离就业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当地政府必须通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开辟国外劳务市场等途径探索多元转移就业路径,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65.
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之一,然而土地流转中却出现大量小农复制,从而影响土地流转的质量和效果。运用12省(自治区)2 553份农户问卷,详细分析土地流转中小农复制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研究发现:(1)农户流转耕地面积不大,转入户流转面积20亩及以下的约占总转入户数的60.3%,转出户流转面积5亩及以下的约占总转出户数的74.38%,转出户中仍然经营土地的约占总转出户数的74%。(2)农业分工发达使生产更加方便、文化传统形成路径依赖、禀赋效应产生“价值幻觉”以及公共服务不健全使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导致转出户流转部分土地。乡土社会限制土地流转范围和经营风险增加风险感知导致转入户流转小规模土地。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的流入给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和民众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我国在阻止电子废弃物流入的相关法律规制与监管上存在漏洞,且经济发展战略不合理,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法律和经济方面的双重落差导致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流入屡禁不止,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分析国外电子废弃物涌入我国之现状与原因,并从法律制度建设、经济发展思路、经济发展战略、国内管理和国际合作5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7.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性,整体性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理论界围绕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有益于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整体发展和创新的前瞻性使命。  相似文献   
68.
为了对我国营业转让的实践和立法有所帮助,文章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营业概念、营业转让的界定、营业转让中职工权益的保护以及营业转让平台的完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由于我国法律未对营业转让进行明确规定,以致营业转让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不合法的因素,阻碍了营业转让的顺利实现.指出我国立法机关应该借鉴国外法律,尽快制定全面、明确的营业转让制度,来规范、引导日益频繁的营业转让活动.  相似文献   
69.
Abstract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independence test in high-dimension. A new test statistic is proposed with two terms: one is based on the modified distance correlation statistic, the other is constructed to enhance the power under sparse alternatives. Asymptotic properties of the test statistic are discussed under some regular conditions. The finite-sample simulations exhibit its superiority over some existing procedures. Finally, a real data example illustrates the proposed test.  相似文献   
70.
学术界对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争论不休,一派主张规模化农业;另一派坚持小农农业;还有人提出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农业道路。本文综述了三种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势与要求,指出了评价农业发展方式的三大标准是农业生产率、劳动力转移和资源利用率。但目前对于农业生产率的衡量没有统一标准,也没将资源利用率纳入其中,同时还对劳动力转移现实的地区差异缺少关注,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是后续研究中需要解答的问题。最后,本文强调对于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是极为复杂的事情,需要极为谨慎。农业现代化也许并非单一路径,但基本方向是绿色农业道路,要将产品、生态和资源安全与提高综合效益并满足普通大众需求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