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386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关于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我国的民族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相对来说还是滞后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民族教育需要超常规发展,即跨越式发展。西部大开发为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信息技术则为之提供了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实现了从党建思想到执政党指导思想的历史飞跃 ,这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以胜芳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为例,通过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SWOT分析、古镇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等问题的分析,扼要阐释了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试析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的“传统”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是伽达默尔诠释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他针对自文艺复兴以来崇尚理性和否定权威、传统的现象 ,重新诠释了“传统”、“权威”。他通过对理性与传统的关系、前见的合法性、理解的历史性等的分析 ,在“理性法庭”的废墟上营建了新的“传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在越地民间流传的徐文长传说是对徐渭历史形象的演绎 ,更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表达方式。其中大量存在的内容复杂、形象暧昧的传说是民间文化性格的对象化显现 ,也是底层百姓的一种精神体操。在民间文化视野中 ,徐渭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风物 ,是民众历史情感和于越民间文化性格的对应物。  相似文献   
16.
职业伴随着劳动分工而产生,职业教育则是近代大机器工业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对职业教育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以不同的名称表述,赋予不同的功能。"五四"时期职业教育的多元共生,反映出人们对职业教育概念、功能的不同认识,这也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跨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落后国家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它从世界整体联系出发 ,坚持从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的辩证统一来看待事物 ,分析问题。提出了落后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设想。中国正是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 ,准确把握了历史机遇 ,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 ,使中国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8.
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来看,"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直接体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动词重叠式有状态形容词功能型和动词功能型两类。动词重叠的状态形容词功能从先秦到唐五代一般由VV担当,唐宋开始,VV的状态形容词功能逐渐减弱,其状态形容词功能逐渐转向以V1V1V2V2行使为主。动词功能型重叠式唐代开始萌芽,清代发展成熟,相继出现VV、V一V、VO一V、V了V、V了一V和V1V2V1V2、V1V2一V1V2、V1V2O一V1V2等多种形式,其中VO一V、V1V2一V1V2、V1V2O一V1V2等式逐步消失,其他各式行使动词功能,至今未变。是否有或可以有"一"、是否有轻读,可以看作区分动词重叠式是动词功能型还是状态形容词功能型的形式标记。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论争这一文艺理论争鸣焦点课题,对两者文艺理论的产生、演变及走向的透视,流派的形成,理论的界定,到引进、吸收、融汇进程的分析与论证,以全新视角进行历史反思。在邓小平“二为”文艺方针旗帜下,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应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双蒂并开、共同发展,以前所未有的文艺理论从新时期迈向新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