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7篇
人口学   65篇
丛书文集   296篇
理论方法论   232篇
综合类   1547篇
社会学   296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This paper examines young people's firsthousing acquisition in Spain. The majority ofyoung Spanish people leave home to buy aproperty and to live with a partner and/orchild. We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transition dominates first housing moves duringthe 1980s and consider the ways in which widerfamily networks facilitate leaving home to buya property. We then examine characteristicsassociated with deviation from this normativeroute. We find alternative transitions,particularly moving into rented accommodation,are more common among young people from moreadvantaged backgrounds, and those living innorthern Spain.  相似文献   
22.
In the modern western world,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fatherhood and everyday fathering practices has been underpinned by the spatial separation of work from home, of public from private. However, increasing numbers of employees are now working from home and a disproportionate number of these are men with young children. This article draws on new empirical research to examine the implications for fathers and for organizations as home‐working disrupts earlier spatial configurations of fatherhood and fathering practice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as the spatial boundaries between home and work collapse, new accommodations between fatherhood/fathering and organization are emerging. However, these are underpinned by a traditional gender division of labour in the household. More broadly, these findings confirm the inadequacy of static distinctions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showing that while such distinctions are still used to mark space and time, this is relational, contingent and unstable.  相似文献   
23.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践中 ,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操作有诸多现象和现实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社区建设”概念的界定、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居民参与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地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则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4.
我国高等教育的政治社会化以其独特性反映赋予个人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影响政治文化和政治体系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普遍适用性。具体表现为要对大学生对象身心发展过渡期、个性知识系统、政治精英情结的独特性;任务上要落实引导大学生产生高层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努力成为积极公民、形成与主流意识形态适应的校园政治文化的独特性;实践上要充分发挥理想化与现实可能性、单一途径和多种途径、弘扬主流文化与正确对待亚文化、个体自我要求与团队强制要求相结合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5.
论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是新的治国方略,它既体现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德治的意蕴,又是毛泽东以来几代国家领导人不懈探索的结晶。从毛泽东首倡的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到江泽民的以德治国,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逐渐走向成熟。贯彻这一治国方略,应从以德治党着手。  相似文献   
26.
我国推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奎燕 《学术交流》2004,(11):74-77
目前,在我国推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着抵押贷款规模过小、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不宽、商业银行积极性不高、信用制度不健全、法律环境不完善等问题。我国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27.
如何定义“大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捷 《统计研究》2007,24(10):61-63
 摘  要:本文通过对各种关于“大国”定义的总结和分析,根据经济学原理给出了关于经济学意义的“大国”的定义。并分析了这种定义的优势,以及在该定义下进一步研究“大国”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28.
村官肩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调查中发现,当前中国的村官面临着“权”、“利”、素质及心态等困境。这些困境的形成,是历史、体制、行政、利益及自身等原因造成的。帮助村官走出困境,使其承担起历史的责任,需要构建形成责任心的内生机制,提高他们的待遇,并从体制上解决其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29.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两个方面 ,它们之间互为基础 ,功能互补 ,相得益彰。因此 ,要充分发挥德治功能。贯彻以德治国方略 ,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 ,加强道德教育和制度建设 ,突出官德建设 ,努力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0.
通过深层次地解读传统徽派建筑聚落空间的几点重要创作手法,强调了保存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并认为具有乡土价值的空间创作手法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类设计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