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37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404篇
理论方法论   103篇
综合类   2310篇
社会学   144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青少年特质焦虑与人格健全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特质焦虑已成为影响青少年人格健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作为一种长期性的人格倾向会给青少年人格发展带来困扰,易形成不良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将长期影响青少年人格的健全发展,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理解特质焦虑与人格健全发展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过程中,消除特质焦虑,形成人格教育的合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2.
企业管理者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者人格魅力的表现量度,关系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值态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整体营销的关键元素之一。本文分析了表现管理者人格魅力的现实必要性;管理者人格魅力的具体内涵;管理者人格魅力显现出的价值意义等主要内容,提出企业管理者应该进行自身的人格定位。  相似文献   
53.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rocesses that underli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rait expressivenes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A total of 168 newlywed couples participated in a four‐wave, 13‐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marriage.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path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expressiveness promotes satisfaction by leading spouses to engage in affectionate behavior and by leading them to idealize their partner. Expressive people formed idealized images of their partner because they brought out the best in their partner's behavior and because they interpreted their partner's behavior in a favorable light. The study extends previous research by showing that the benefits of trait expressiveness extend into the second decade of marriage and by providing a plausible explanation of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rait expressivenes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54.
文章针对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情感虚假、内容空洞、语言苍白等弊病,在改革作文教学实践中提出引导学生“个性写真”的主张,并就其操作策略与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5.
老子将“道法自然”的天道与“上德不德”的人道联系起来考察“圣人之德”的理想人格,认为“圣人之德”的显著特征是“上德不德”和“上德若谷”,并以“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圣人之德”的成长之道:私寡欲、守柔处弱和清静无为。  相似文献   
56.
孟子美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人格美学精神,他不仅最早对人格美及其层次做出了明确的价值规定与区分,而且明确地将审美从人的感官之乐引向了道德领域,并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一高扬自主精神的话语,表现出强烈的人本意识、人性色彩和人格自主的悦乐感。现代人在实现其对主体意义的重建、确定人生存的内在根基、超越物性束缚时,应汲取孟子人格美论中的思想养料———人格意识、自律意识、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57.
理性烛照的文化反思精神--新武侠小说的现代文化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武侠小说以其鲜明而独特的文化品质异于传统武侠小说 ,以金庸等为代表的作家秉持着现代理性批判精神对封建文化中的沉疴痼疾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对传统的人生观、血统论、复仇法则等进行了清理 ,赋予新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们以崭新的人文内涵与性格品质 ,体现出作家重新设计理想人格的努力。  相似文献   
58.
指数因素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而其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所用的指数体系。利用传统的综合指数体系从事因素分析虽方便,使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提出用其他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的思想,以弥补传统综合指数体系在因素分析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59.
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人格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格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塑造和提升自己的人格素质,使其懂得怎样充实与发展自我,完善个性,健全人格,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0.
“礼”属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春秋时期社会的失序决定了孔子特殊的重礼情结。顺应春秋时期的礼治思潮,孔子寄希望于礼治秩序的重建,试图通过个体的理性自觉实现境界提升,由个体之“仁”重建理想的礼治和谐社会。孔子的省刑或无刑的主张,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情怀,与其后来的法家有不同的思路,其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建构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