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4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12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5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388篇
理论方法论   142篇
综合类   2791篇
社会学   112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from a macro-economic viewpoint, cyber attacks with long-lasting effects are the most economically significant, and as a result require more attention than attacks with short-lasting effects that have historically been more represented in literature. In particular, the article deals with evaluation of cyber security risks related to one type of attack with long-lasting effects, namely, thef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by foreign perpetrators. An International Consequence Analysis Framework is presented to determine (1) the potential macro-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cyber attacks that result in stolen IP from compan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2) the likely sources of such attacks. The framework presented focuses on IP theft that enables foreign companies to make economic gains that would have otherwise benefited the U.S. economy. Initi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62.
制造企业服务业务扩展及其认知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制造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面对快速反应多变市场和应对价格压力的要求,面对越来越小的产品利润空间和越来越复杂的客户需求,本文从对工业服务管理文献分析和制造企业的调查研究入手,揭示了制造企业从纯粹的产品生产者向客户支持方案提供者发展的转移趋势.通过对瑞士和德国30多家机器和设备制造企业进行的调查研究,说明了服务业务对制造企业在开发财务、营销和战略机会上的重要作用,并对转移过程中服务业务的扩展过程进行了总结.结合具体企业实践,本文对制约制造企业扩展服务业务中在管理动机上的认知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制造企业将全面融入国际竞争的背景,本文期望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地位的提高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63.
产业集群参与者交互偏好与知识网络演化:模型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网络是产业集群网络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决条件,本文将产业集群中参与者进行交互的偏好分为任务导向型和知识导向型,建立了一个基于多智能主体的产业集群知识网络模型,利用Blanche软件实现了知识网络演化模型的仿真计算,通过仿真研究了任务导向型和知识导向型知识网络的对网络演化的不同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4.
组建横向型企业集团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研究横向型企业集团的形成抉择. 在模型中,有三家企业,其中两家生 产同质产品,另一家生产相关产品. 博弈分为两个时期,在第1 时期,生产同质产品的两企业采取战 略:组建集团或不组建集团,在第2 时期,三家企业进行Cournot2Nash 竞争. 文章给出了没有集团形 成时Cournot2Nash 均衡结果,并且研究了替代系数对最优产量的影响;给出了形成集团时Cournot2 Nash 均衡结果;研究了形成横向型企业集团的抉择,并且给出了数字化分析  相似文献   
65.
从双向FDI的角度分析OFDI和I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选取双向FDI对经济增长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对双向FDI与GDP、投资、净出口和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双向FDI对于GDP和投资都具有拉动作用;IFDI对投资的影响滞后4期才能产生,对净出口的增长起到正向促进作用;OFDI的扩大不利于净出口的增长;双向FDI与三次产业都存在较强的灰色关联度。据此,提出改善对内对外投资环境、发挥双向FDI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的促进作用、强化双向FDI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66.
在“互联网+”和“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不仅要成就自身发展,更要实现协同发展。通过对产业集群及升级、跨境电商和协同演化等现有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深度剖析我国跨境电商和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论证两者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我国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着力加大政府部门扶持保障能力;增强电商与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壮大港航物流支付主体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67.
进入模式是经济组织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以工商资本对农户经营活动的控制权程度为依据,将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进入模式划分为“松散型”、“半紧密型”、“紧密型”三种类型。利用对广东、湖北、江苏以及云南四省151个投资主体的调查数据,采用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生产因素、市场因素、制度因素以及生产技术传递能力对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优势越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选择紧密型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高;市场潜力越大,越倾向于选择紧密型进入模式;非正式制度越不利,选择紧密型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低;生产技术的传递能力越弱,越倾向于选择紧密型进入模式。  相似文献   
68.
房价波动是影响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阐述房价暴涨通过银行信贷中介效应传导机制对产业升级产生抑制作用,并基于全国大中城市2007-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估计法检验房价波动通过银行信贷中介效应机制影响产业升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中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对产业升级产生负效应;第二,大中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会增加房地产银行信贷需求,挤出了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银行资金,从而抑制产业升级;第三,通过区域差异对比分析,东部大中城市银行信贷对房价波动与高新产业关系发挥中介效应,房价上涨通过吸收银行信贷挤出高新产业发展资金;中部大中城市房价上涨通过吸收银行信贷挤出第三产业发展资金;银行信贷没有对西部城市的房价波动与产业升级发挥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9.
随着补贴退坡和双积分等重要政策接连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新时代。2017年,私人购买量大幅上升到41%,汽车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上升,三元电池装机占比显著增加到44%,车桩比有所下降。双积分政策在2017年正式出台,加上国家和地方补贴的进一步退坡,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从政策驱动过渡为市场驱动阶段。但私人消费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激发,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仍需突破,充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营面临挑战。双积分和补贴退坡等重要政策实施后,中国汽车行业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从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来看,燃料电池汽车及电动汽车智能化融合发展将是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0.
袁野 《学术探索》2012,(1):70-73
要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竞争力,研究其影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首先对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产业竞争力影响模型以及软件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进行简要回顾,然后详细探讨了软件产业竞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接着对模型中的各个要素,如政府的作用、人力资源、产业组织、产业价值链、企业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对各个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