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657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具有强大的吸附力,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更新与成长.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体系其强大之处在于,它能构建出既深不可测的神圣信仰又接地气的操作手册,能够真正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能够表现出士子的哲学思想并以此区别于他族别国的思想与价值特质.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在唐宋古文理论中,文道观居于核心地位,对于道之含义的理解,一方面以儒家的圣人之道为基础,另一方面对儒、释、道各家的态度明显不同。两宋时,唐代文道观的基本思想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回归,使唐宋古文运动成为一个整体并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但由于接受语境的变化,历经演进,原有的文道观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和转折。  相似文献   
93.
本文通过对3个不同民族居住格局的蒙古族社区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探究民族居住格局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影响。研究证实民族居住格局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民族居住区域的空间组合决定了民族语言的传承环境,民族人口比例决定了民族语言传承的力量对比,而日常生活语言则直接决定着民族语言的传承状况。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贫富差距也逐渐扩大,使遗产税和赠与税开征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而遗产税和赠与税应该配合征收,采用并行征税模式。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我国现行的税收体制,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
本文论述黎族打柴舞的历史渊源,并对黎族打柴舞的传承与变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古印度佛教经文《佛本生故事》对泰国古代文学在文学形式与思想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指出在思想继承的同时,也存在批判。  相似文献   
97.
朴今海  王俏 《民族学刊》2021,12(11):63-69, 128
传统节日是我国各民族重要的标志性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达斡尔族的“斡包节”是集民间信仰、传统文化和现代多种文明等多元文化因子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活动。作为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斡包节”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敬畏自然的人文伦理、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的纽带、弘扬民族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等。深入挖掘“斡包节”的积极因素,唤醒达斡尔族节日文化的民族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不仅有利于提升各民族的自我认知,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且对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
明清时期《水浒传》研究格局主要由传统的文献学手段、晚明以降的评点式研究、思想评论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等方法所支撑。20世纪初以来,现代意义上"水浒学"的形成与丰富,虽然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种种西方理论方法的引进与采用,但传统研究方法的优势并没有被完全取代:在《水浒传》的成书、本事、版本及作者等方面,传统的文献学手段依然是最主流、最有效的途径;序跋式批评则在现代《水浒》传播中蜕变为"出版说明"、"前言"、"编者的话"等形式,仍旧发挥着"批评"的功能。20世纪初以来的《水浒传》研究多次被卷入政治斗争,其实也与明清时期《水浒传》思想评论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99.
This article provides evidence of the prevalence of wills and the principles underpinning the intended distribution of estates in Australia. Intentions around wealth transfers and the social norms that underpin them occur in the context of predicted extensiv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 from the ageing baby boomer generation, policies of self provision and user pays for care in old age, broader views on what constitutes ‘family’, the increased importance of the not‐for‐profit sector in the delivery of services, and the related need for philanthropy. A national telephone survey conducted in 2012 with 2,405 respondents aged 18 and over shows that wills are predominantly used to distribute assets to partners and/or equally to immediate descendants.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will makers are recognising a wider group of relationships, obligations and entitlements outside the traditional nuclear family, or that wills are being replaced by other mechanisms of wealth transfer. Only a minority consider bequests to charities as important. These findings reflect current social norms about entitlements to ‘family’ money, a narrow view of what and who constitutes ‘family‘, limited obligation for testators to recompense individuals or organisations for care and support provided, and limited commitment to charitable organisations and civil society.  相似文献   
100.
冷冻胚胎是在现代辅助生殖技术飞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它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应用的产物。在司 法实践中,法律对冷冻胚胎的法律性质、权利归属以及继承权缺乏相关的规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纠纷,亟需法律对 其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冷冻胚胎尽管具有孕育成生命的潜质,但因还未出生,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其在法律 属性上不具备民事权利能力,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因此只能是“物”。但是,冷冻胚胎不是一般的“物”,因 其具有孕育成生命的潜质,也就具有部分人格尊严的属性,应为具有人格权属性的特定伦理物。意欲成为父母而通过 手术产生冷冻胚胎的夫妻是冷冻胚胎的权利人,在权利人死亡后,其可以作为遗产被继承人所继承。但是,基于冷冻 胚胎具有孕育生命的潜质属性,其继承人享有的是受限制的管理和处分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