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3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25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6篇
人口学   65篇
丛书文集   353篇
理论方法论   307篇
综合类   2316篇
社会学   322篇
统计学   1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主要关注沿边开放地区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基于2003—2018年我国8个沿边省份的73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模型、分位数回归、门槛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科学严谨的研究,主要结论有:(1)沿边开放的制度变迁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分位数回归发现,随着经济增长率分位数点的增加,沿边开放地区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先变小、再变大的U型特征;(3)门槛效应发现,随着制度质量水平提升,沿边开放地区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征;(4)异质性发现,城镇化方面,高城镇化的沿边地区制度变迁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低城镇化地区。创新水平方面,在高创新水平地区,沿边开放的制度变迁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低创新水平地区不显著;(5)中介效应发现,沿边开放地区的制度变迁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沿边开放地区发展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一定经验依据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2.
基层形式主义成为困扰乡村工作的顽疾。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工作遵循“事本主义”逻辑,国家在基层领域以有限的形态存在,基层具备内生秩序生成能力,形成诸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矛盾化解方法。近年来,随着“三农”工作的总体形势变化,基层工作越来越大程度地纳入到国家统一治理的范畴,乡村治理活动的制度外空间被压缩,乡村治理逐步进入到体制化管理。乡村治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一方面消除了体制外运作的不规范现象,同时也带来了基层形式主义弊病。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不是要回到传统治理方式,而是要寻求乡村治理体制与乡村治理需求的再次匹配。  相似文献   
63.
以短期资金支持长期投资的期限错配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中,成为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13—2020年中国深交所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调研等数据,对企业投融资及期限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投资端,机构投资者调研改善了企业投资,激励管理层进行更多长期投资;在融资端,机构投资者调研部分缓解了融资约束问题,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短期借款,但仍然无法有效支持企业从银行获得更多长期借款。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短期借款来部分满足正常投资需求。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国有企业以及有基金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调研使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配置更为合理。因此,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加强对机构调研质量的监督,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和改善金融供给,从而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4.
基层治理中的基层组织能力是其“三阶”能力或“两层”能力的集合。从基层组织能力视角来看,基层治理能力来源于基层组织能力,由各基层组织治理能力整合而成。各基层组织在治理中职责与能力的差异形成了基层治理能力的同心圆结构。其中,基层党组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方式履行职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即基层党建引领力,是基层治理能力的核心,是基层治理中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基于新时代党建六方面要求,基层党建引领力包含六个维度的引领,其功能各异,但相辅相成。为化解当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各地基层党组织可根据基层党建引领力评估指标的设计指南,因地制宜制定具体评估指标体系,重点推进、协同推进、整体推进,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力,从而促进基层治理能力的提高,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成基层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65.
建设湖北自贸试验区是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系统性探索和战略实践,从动态演进论与制度变迁、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论以及公共经济学的公共物品供需视角,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意义予以系统研究。研究发现,湖北自贸试验区围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促进贸易转型升级、推动金融开放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以及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实践,逐步形成由浅入深、由线下向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由共性领域向特色领域逐步延伸、从前项到末端统筹安排、借鉴与创新并举以及集中推广与自主运用相结合的改革创新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推动湖北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其在破解地方深层次结构性发展矛盾和扩展增长赋能空间上的功能内涵,需要在顶层制度设计方面,加强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互衔接,通过完善监管体系设计、提升行政服务效率来转变政府监管职能和健全市场监管,构建由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共同组成的、与国际规范兼容协调的法制框架和政策体系,统筹为国家试制度、出经验的全局性战略目标与谋求为地区经济发展注活力、添动力的局部性现实需求之间的激励导向; 在具体实施路径层面,持续优化开放平台、营商环境和加强口岸智慧功能建设,着力培育和强化大城市、大枢纽、大口岸、大平台、大产业以及一流的营商环境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多维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实现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实践探索、经验成效审视验证、赋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长远建设规划目标的有机协调统一,助力湖北建设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  相似文献   
66.
The difficulty of making social choices seems to take on two forms: one that is related to both preferences and the method used in aggregating them and on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preferences only. In the former type the difficulty has to do with the discrepancies of outcomes resulting from various preference aggregation methods and the computation of winners in elections. Some approaches and results which take their motivation from the computability theory are discussed. The latter institution-free type of difficulty pertains to solution theory of the voting games.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arious solution concepts, e.g. uncovered set, Banks set, Copeland winners. Finally rough sets are utilized in an effort to measure the difficulty of making social choices.  相似文献   
67.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and Experience as Da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xperience, as concept, is contested among feminists as to its epistemological status, thus its usefulness in knowledge claims.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Smith 1987) is a feminist methodology that nonetheless relies fundamentally on people's experience. Not as Truth, nor the object of inquiry, but as thepoint d'appui for sociological inquiry. This article offers a demonstration of institutional enthnography using observational and interview data that show experience as methodologically central to a trustworthy analysis. A moment in the work lives of nursing assistants in a long-term care setting is captured by a participant observer. The analysis produces two lines of argument. One is methodological; it is argued that nursing assistants' experiences are an entry into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the setting that, when mapped and disclosed, make those experiences understandable in terms of the ruling arrangements permeating both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ir own experiences. The other argument is substantive; the inquiry uncovers how a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y in a long term care hospital in Canada is reorganizing caregivers' values and practices toward a market orientation in which care appears to be compromised. Use of experience as data in this approach holds the analysis accountable to everyday/everynight actualities in a lived world.  相似文献   
6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ntry of Asian immigrant women into a gendered labor market via government-funded job training programs. The focus is on the intake processing of clients into an employment training program operated by a community based organization. The study reveals that women's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cultural capital they bring function to screen them into or out of training programs and ultimately shape their location in the workforce. The study thus draws attention to how race, class, and gender enter into the organization of Asian immigrant women into the labor market. This investigation is based in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Smith 1987), a research strategy which displays how activities in a particular setting are coordinated with more extended form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overriding concern with successful placement in a job as mandated by government regulations is a critical factor in selecting the women for these programs.  相似文献   
69.
品牌基础问题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方华  陈洁 《管理学报》2006,3(5):622-628
品牌问题一直是国际营销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领域。对文献总结发现,在品牌基础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品牌认识、品牌选择和品牌发展3个方面。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论出发运用不同方法解释了品牌的认识、选择和发展,主要是分别从消费者和企业2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品牌问题,但是缺乏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使得品牌基础问题的研究不能为企业品牌创建、品牌战略和品牌延伸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0.
组建横向型企业集团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研究横向型企业集团的形成抉择. 在模型中,有三家企业,其中两家生 产同质产品,另一家生产相关产品. 博弈分为两个时期,在第1 时期,生产同质产品的两企业采取战 略:组建集团或不组建集团,在第2 时期,三家企业进行Cournot2Nash 竞争. 文章给出了没有集团形 成时Cournot2Nash 均衡结果,并且研究了替代系数对最优产量的影响;给出了形成集团时Cournot2 Nash 均衡结果;研究了形成横向型企业集团的抉择,并且给出了数字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