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5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75篇
管理学   30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80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545篇
理论方法论   543篇
综合类   3552篇
社会学   277篇
统计学   19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535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土地红利是经济红利和政策红利共同缔造的特殊红利形式,彰显土地红利公共利益属性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从逻辑上分析,我国土地红利源于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城镇化和工业化、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区位优势、公共投资等因素共同推高了土地价格,奠定了土地红利公共利益属性的坚实基础。为维护土地红利的公共利益属性,国家一方面将其纳入公共财政范畴,以规范公共财政收支的方式实现土地收益“全民共享”,防止土地红利被少数人垄断。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改进土地收益的税法体系,科学界定房地产开发相关税收的税基和税额;健全土地征收制度,确保征地的目的、程序、收益合法且符合公益;推进土地红利城乡间公平分配,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实现土地红利共享。  相似文献   
82.
生态损害赔偿作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重要的救济性制度之一,其规范的目的、动机、价值、架构等诸构件决定着生境主体及其权利何以成立的基础性承载和充足性解释。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从人域契约的“人域法”层面确立了“生境”的独特价值、独立的存在权和独立的法律人格;从自然契约的“人际法”层面打破了“人域法”理论的封闭体系,将伦理价值植入环境法律规则之中,摆脱了传统“人域法”对非政治化和非伦理化的唯理主义形式的追求和表达,复兴了中华法系“法律应当伦理化而非工具化”的灵魂与传统,确立了法益保护从“人域优先”向“人际优先”法律价值的转换,丰富了环境法理学的秩序观念和学理原则,拓展了传统人域法“主体中心主义”规则体系的界限与边界,为开启我国环境法从“主体模式保护”向“关系模式保护”生态法律观的变革与价值功能的转换提供了超越性的实践尝试与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83.
当前,在我国法律体系内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采用了并行模式。并行模式关注于环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差异性,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利益维护。这虽然看似诉讼目的明确,符合环境权益救济需求,但其实际忽视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不但不利于案件事实的梳理,而且容易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甚至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裁判。面对并行模式存在的弊端,我国部分学者提出了强制合并、混合并存、另赋实体请求权、诉讼信托、诉讼担当等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融合模式,上述模式分别从诉的合并和诉讼实施权融合两个方面对融合方式进行了探讨,但是其中仍存在当事人诉讼选择权忽视、公私益失衡以及责任重复认定等问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质量,环境公益诉讼的数量日渐增多。基于环境问题的关联性、潜伏性特征以及环境侵害发生的阶段性机理,环境诉讼中环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交叉使得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融合成为应然趋势。在尊重环境整体性特征的基础上,以追求环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为原则,结合我国实际,以具备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作为枢纽,充分利用检察机关的监督权以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权,构建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新融合模式,将有利于诉讼目的实现。新融合模式强调发挥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效能,争取将同一事实产生的公私益诉求在同一时段提出,并依据诉的合并将两者合并审理,继而,在进行责任认定时,关注公私益交融之处,实现责任公平分配。新融合模式尊重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避免了责任的重复认定,节约诉讼资源的同时提升了诉讼效率,不失为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理想选择。当然,该模式尚处于理论初探阶段,要想真正具备实践性还需要在自诉讼制度、监督机制以及协作配合等多个层面进行建设构想,从而为环境诉讼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4.
Evans  John H. 《Sociological Forum》1997,12(3):371-404
Individual moral value attitudes are typically explained by reference to social experiences as indicated by social group variables. Contrary to this view, the emergent culture wars perspective claims that two worldviews that transcend social groups are ultimately and fundamentally responsible for moral value attitudes. Although this relationship has been claimed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t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with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data. This paper contrasts the worldview and social group explanations by examin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worldviews implicated in the culture wars literature and the social groups found to be important in previous research. I find social groups to be more important than worldviews, but that worldviews also have explanatory power. I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about possible clarifications of the culture wars thesis.  相似文献   
85.
公共利益的概念建构评析 ——行政伦理学的视角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文章系统地梳理了美国行政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公共利益”观念的变迁;批判了诸种功利主义和技治主义行政学理论对于“公共利益”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主张将“公共利益”取向视为行政人必备的一种精神,一种职业信仰和终极向往。  相似文献   
86.
基于模糊判断矩阵信息确定专家权重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对群组模糊判断矩阵集结过程中确定专家权重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模糊判断矩阵的特征矩阵和求解群集结矩阵的最优化模型,通过矩阵之间距离度量判断信息自身逻辑一致性程度和群体相容性程度,给出一种基于专家判断信息的可信度计算其后验权重的方法,最后用算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87.
供应链合作及其契约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供应链合约是影响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重要因素,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供应链合作进行了博弈分析,得出了不同合约下的均衡结果及相关结论,同时通过两种合约的比较探讨了利益共享合约的优越性。最后,文章也介绍了订立合约的影响因素及方法。  相似文献   
88.
组建横向型企业集团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研究横向型企业集团的形成抉择. 在模型中,有三家企业,其中两家生 产同质产品,另一家生产相关产品. 博弈分为两个时期,在第1 时期,生产同质产品的两企业采取战 略:组建集团或不组建集团,在第2 时期,三家企业进行Cournot2Nash 竞争. 文章给出了没有集团形 成时Cournot2Nash 均衡结果,并且研究了替代系数对最优产量的影响;给出了形成集团时Cournot2 Nash 均衡结果;研究了形成横向型企业集团的抉择,并且给出了数字化分析  相似文献   
89.
一种基于区间数判断矩阵的群决策新方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针对基于区间数判断矩阵的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群决策新方法.借助于集值统计原理,构造了与区间数判断矩阵群信息等价的具有一定可靠度的确定数判断矩阵,建立了计算这类群信息集结值可靠度的模型,运用和积法对所得新判断矩阵进行处理,得到了一种简便的方案排序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社会阶层的持续分化,导致利益结构的深刻变化,呈现利益诉求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差距显著化的特征,致使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整合工作面临引导力被弱化、凝聚力被消解、包容力被降低等诸多障碍。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群体思想的有效整合,必须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的同向发展理念,培育社会各利益群体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增强党和人民辨别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判断能力,创新以主流意识形态立体网络为载体的整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