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8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13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9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300篇
理论方法论   101篇
综合类   2230篇
社会学   153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新中国6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从财政史的角度看,经历了一个由建设型财政向公共型财政转变的过程.在1949~1984年建设型财政时期,陈云为遏制政府投资饥渴症,力求实现财政平衡和改善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思想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网上银行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研究和深度访谈,提炼出可能影响网上银行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19个因素,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这19个因素归纳为经济性、易用性、履行性、安全性和响应性。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有4类因素与网上银行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依次是经济性、易用性、履行性和安全性。通过对我国主要网上银行服务质量测评发现,当前我国网上银行服务质量不高,且各家网上银行服务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3.
受众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重要构成要素,研究受众接受动机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效果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具有求知、交流、宣泄、求实和自我实现的动机,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增强互动设置,提供适当的宣泄平台,加强网站的服务性功能,提高可供受众创造力发挥的平台是基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4.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众多文化潮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众文化、网络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三大思潮.大众文化是同传统的精英文化相区别的,其娱乐、消闲、商业性的功能大大强化,而认识教育和审美的功能相对弱化.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化时代而出现的新型的文化活动方式,它使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后现代文化是后工业社会文化,具有反抗性、多元性和相对性的显著特征,反对统一性、普遍性、本质性的现代社会的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105.
基于Web的远程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分析网络课件的基本特性及基本的设计开发过程入手,以<现代交换原理>网络课件为案例,详细讨论了网络课件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网络课件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多心理账户下的群体投资决策规则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决策者有限理性角度,引入行为金融于群体投资决策系统,研究了多心理账户下群体投资决策规则优化问题。研究给出了群体投资决策系统诸多非标准金融实证异象行为的金融解释,并指出了决策者金字塔式心理账户结构;研究提出了各个心理账户下离散随机变量的信息度量方法,以行为证券组合理论为内核进行集成建模,揭示了多心理账户下群体投资决策规则的优化机理。  相似文献   
107.
108.
网络社会组织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的浮现是以网络社会组织的形成为标志的,研究它的具体特质是网络社会学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是探讨网络信息革命冲击下的社会组织的嬗变,分析网络化社会组织和网络式社会组织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9.
阐述了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研究了文献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关系 ,并提出了如何搞好高校信息资源建设应注意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0.
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村税费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农村税费改革也必须以公共财政框架下的"纳税公平、征税公正、用税公开"的税收理念为指导思想向前推进。本文从公共财政角度审视了目前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分析了其中所存在的与公共财政税收理念相悖的两个主要问题:农民税收负担与其享受的公共产品存在严重的不对等;税费关系不协调、税费关系不清。提出了公共财政框架下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思路:改革现行农业税制、统一城乡税制;将农村公共产品纳入财政的供给范围,对农民实行"国民待遇";理顺税费关系,建立基层政府收入的新机制;加快县乡公共财政建设,稳步推进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