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314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绥可"也作"随阔"始祖函普的第四代孙,生卒及当政时间不详。完颜部到绥可时期迁部定居于安出虎水(今阿什河)沿岸,耕垦树艺,建筑房屋,山随水草而居徙变为定居,烧炭炼铁,带动了社会发展。本文对绥可个人及家室特别是迁部定居原因、措施、意义加以详尽探讨,为弄清金代来源演变以及朝鲜半岛与中国关系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2.
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同日本军队在江西境内进行了11次战役,其中有6次胜仗、1次平仗、4次败仗。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述评,说明胜败的关键因素在于战争指导艺术的高低。  相似文献   
383.
甘洛县则拉乡磨房沟村藏族尔苏人使用一种他们特有的古老农具,汉名脚犁。脚犁结构简单,充分利用力学原 理,实现了省力高效,是尔苏藏族不可或缺的劳动工具。脚犁由犁刀和犁身两部分构成,犁刀是生铁铸件,犁身用选自山野的 自然弯曲的杂木加工而成。文章指出,一直以来文献上说的“犁后跟”均被误指,实际上犁后跟是犁肩的下部,与地面接触的充 当杠杆支点的部分。脚犁是则拉乡磨房沟村尔苏藏族远古时期农耕文化的遗存,具有极大的考古学价值和农业文化研究价  相似文献   
384.
抗战时期,在余汉谋所率的部队中,国民党、共产党、第三党成员及无党派人士曾经有过一段共事合作,并一度形成了多党和非党成员合作抗日的局面。这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气候下党派关系获得部分调整的一种反映,在全国抗战史上尚较为罕见。虽然当中发生了曲折,但从全民族抗战的眼光看,那一段历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85.
河洛地区出土的大量汉代铁农具,种类齐全,已普遍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展示了该地区以精耕细作为主的先进的旱地农业技术体系以及其农业发展的发达程度。  相似文献   
386.
盐阜抗日根据地参军工作从困难重重到拥军参军、春季参军、反攻参军的次第开展,经历了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伴随着拥军工作、优抗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等逐步深入,根据地群众最终实现了从物质改善到思想改造、从迟疑观望到踊跃参军的成功转型。群众路线是中共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相似文献   
387.
论析《老子》对军事的战略主张 ,谨慎用兵、胜利原则以及将帅与士兵的素质要求和临战心态。强调守土有责 ,侵人无权 ,特别论述了战争的危害性 ,有反战倾向。还对“吉事尚左 ,凶事尚右” ,作了与古人不同的解释 ,展现了《老子》论兵的特色与精华  相似文献   
388.
南宋高宗朝的川陕军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陕边境地势险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朝廷出于捍蔽四川、固守东南的目的,对川陕防务亦格外关注,于此集重兵把守。关外之地因常遭战火躁践,所产粮米不足供军。为解决关外大军的粮饷供给,宋廷曾作了种种努力,主要是从蜀中水陆转槽。但由于嘉陵江河流湍急,沿途道路崎岖,加之又是逆流而进,欲将蜀中粮米运抵关外是何等之不易。正因为如此,南宋时期关外大军的军食供给一直比较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