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05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良好农业规范在我国茶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当前国际时兴的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产生背景和理念,并在分析GAP与其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关系的基础上,回顾了GAP发展历程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基于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情况,探讨了中国茶叶GAP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研究重点及实施GAP对我国茶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秘书文化精神与茶文化精神一脉相通,秘书的参与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茶文化丰富了秘书的人生和秘书工作内容,本文探讨了秘书文化与茶文化的渊源关系,论述了学习茶文化对于现代秘书做好服务工作、提高秘书工作效率和修生养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草创于北洋政府时期的祁门茶业改良场,是中国传统制茶叶应对国际市场挑战的产物,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吸收现代工业文明成果并向现代制茶工艺转化的重要标志,多位专家接棒努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中国制茶业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方面:建设标准化示范性茶园和按现代模式进行茶园管理;购置制荼机械和引进新工艺制作茶叶;开展高级技术人员培训和技工人才培养;联合金融业创办合作组织和转变经营方式;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并产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4.
茶品牌形象是茶产品品牌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包装设计是创造茶品牌形象的有效途径。通过研究茶包装设计的意义及构成要素,厘清创造茶品牌形象的包装设计定位,进而结合茶产品外包装的视觉形象设计、内包装的结构设计,以及系列茶包装设计的理论与实务阐述创造茶品牌形象的方法,探究实现茶品牌形象包装可视化的设计过程。通过对茶产品包装的设计,可以创造出易识别、有特色、能增值、树形象的茶品牌,从而更好的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85.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和联合国统计司网站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方法,对中国茶叶出口额波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市场对茶叶进口需求的不断增加是推动2002年以来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竞争力下降和出口市场不合理是制约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提高茶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优化市场结构是促进中国茶叶出口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6.
选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等3个指标,对中国和印度两国茶叶出口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当前印度的茶叶出口竞争力强于中国。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茶叶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树立茶叶品牌,规范茶叶出口竞争市场;开拓绿茶的国际市场潜力,加快红茶品种的发展;强化出口茶叶的质量安全,完善茶叶市场交易流通机制,建立统一的茶叶市场拍卖平台,以提高我国茶叶产业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87.
安徽省茶叶标准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化对于加速安徽省茶产业的发展升级、带动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发展意义斐然。近年来,在安徽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茶叶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不足:作为建设依据的地方性法规文件之间存在冲突,标准体系结构不甚均衡,标准制定中的合法性审查不够,茶叶标准的实施及监督不到位。应尽快解决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严格对标准合法合规性的审查,进一步加强对茶叶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相似文献   
88.
佛文化中凝炼着深沉的茶文化.佛教为品茶提供了"禅茶一味、身心共修"的哲学思想,提高深化了品茶的思想内涵.佛教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高度,使茶文化更具神韵.我国佛教在本土弘扬禅茶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国际禅茶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9.
《红楼梦》中的妙玉是极其特殊的人物,曹雪芹是按中国典型的文人雅士来创作妙玉的,在妙玉身上少有闺阁气息而多文人雅风,曹雪芹通过玉、梅、茶塑造一位崇尚自然、高洁白恃、不拘礼俗、自由放任、我行我素、落拓不羁的名士形象。  相似文献   
90.
通感,即把视、听、嗅、味和触觉等通过艺术的联想和想像而相互移借、融合与贯通。茶文化典籍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为研究通感提供了很好的语料。品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和享受,人们在品鉴佳茗时观茶色、察其声、闻茶香、品其味,心无杂念、和谐宁谧,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同时都直接参与其中,而生理学上人的五官又是相通的,因此,无论是在茶诗这样的诗歌体裁中还是《续茶经》这样的描述性文体中,都不乏应用通感手法的佳句。该文以《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为研究语料,在搜集和统计数据后对其中的通感现象进行分类,并对如何翻译好这些茶典籍中既是生理或心理现象又是语言或文化现象的通感进行了探讨,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