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is study looks into TV dating shows in post-millennial China. These widespread shows, exemplified by Fei Cheng Wu Rao (translated, by both local and global media, as If You Are the One), open up an ongoing social forum, which, to varying extents, enables self-articulations and renegotiations of class and gender identities and gives voice to selected female participants of the media. Through the len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stage arrangements and hidden rules of Fei Cheng Wu Rao, female participants' self-introductions, both male and female participants' depictions of their “ideal” spouse, and the remarks of the host and the two expert commentators. The study argues that these dating shows play upon the predicament of Chinese single women, especially those labeled as “sheng nü” (“leftover women”), who strive for upward social mobility, yet are constrained within the new gender mandate of a market economy. Stigmatizing single womanhood, the dating shows also grant a glimpse of the varied ways the media and women participants play a complicit role in reducing women's potential to resist new forms of male privilege in post-socialist China.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媒介塑造的女性形象存在着刻板化的问题,伴随国内传媒与女性研究的日趋成熟,媒介塑造的女性形象逐步多元,但荧屏中的女性刻板印象仍然屡见不鲜。这一刻板印象体现了在深层次里满足信息受众(男性)的男权中心主义倾向。欲改变这种现象,需要强化电视剧制作者的性别平等意识,确立女性视角,扶持更多女性编导独立创作,同时在运营上给予多面监测,发挥政府、媒介NGO等相关力量。  相似文献   
13.
碧霞元君即泰山玉女,始乃曹操、曹植、李白创作的云霞与玉女浑然一体的特殊艺术表象.在明代,这一审美意象仍然体现着文人阶层所追求的诗情、自然与天仙连成一片的理想境界.诗境中的碧霞元君始终都在召唤两个方面的价值意向,一是对现实社会必然性的超越,二是对生存时空无限性的向往.前者在一定程度上被民众阶层所接受,他们将碧霞元君解读为一种既表达了宗教要求又象征着审美需求的俗信符号,以此为依托去进行诸如迎神赛会、进香祈愿、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集市贸易之类半功利半娱乐的社会文化活动;后者在一定意义上为统治阶层所接受,他们不断为泰山玉女塑神像,修宫祠,赐额立碑,以祈求祛病消灾、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4.
江西闺秀词的创作,与闺秀词的整体创作基本同步,在越过了唐五代的孕育期之后,也历经宋金的繁荣、元明的衰落、清代的极盛的几个过程,出现过魏夫人、景翩翩、刘淑、朱中楣、曹慎仪、萧恒贞、陶淑等优秀的江西闺秀词人。但由于接受观念、接受环境隔膜,长期以来她们被久置历史深宫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15.
牛眼夫人是荷马史诗对女神赫拉最主要的描述词之一,作为农业时代的母神,赫拉最初的形象塑造与祈愿母牛丰产的仪式密切相关。古希腊文的第一个字母α(alpha),来自闪米特的象形文字A——表现为一只向左倾斜的牛角。这一模拟牛角的象形字产生于远古图腾崇拜时代,那时造型艺术中的动物(尤其是母牛)往往是代表神圣的符号。随着文明史的推进,α的原型意象蕴含逐渐失传,女神的地位也屈居于男神之下。史诗世界里的赫拉虽然缺少A时代(animal/agriculture/alpha)女神的风姿,不过从她执掌婚姻的神格功能上看,依然透露着远古女神信仰时代的信息。解释赫拉神话发生的多元因素,阐明从独立的大女神到男神配偶和婚姻守护神的转化历程。  相似文献   
16.
“求女”之喻旨历来是《离骚》研究的关键所在,“求贤”、“求君”之争至今尚无定论。治骚大家全开诫先生就曾明文指证“求女”乃喻“求贤”。但本文作者立足于《离骚》本体,从创作旨意、主要内容、文章结构以及逻辑学等角度,多方求证了“求女”喻“求君”一说。  相似文献   
17.
吴广平 《云梦学刊》2005,26(2):42-46
宋玉《神女赋》写的到底是宋玉梦神女,还是襄王梦神女,这是一个古今争讼不已的学术公案。弄清这一问题,不但有助于对《神女赋》的准确理解,而且对于探索代言体的起源亦有重要意义。根据《神女赋》的文本实际、《神女赋》与《高唐赋》的内在联系、魏晋至隋唐大量诗人诗作的佐证以及文化人类学提供的圣婚仪式材料来看,梦神女的应当是襄王而非宋玉。在《神女赋》中作者宋玉代表襄王、用襄王的口气来叙事和抒情,实开汉代辞赋“代言体”之先河。  相似文献   
18.
《左传》塑造了很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往往反映出中国古代传统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至今仍对我们为人处事有着指导意义。本文着重选取《左传》中《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这两章,试从贤人智臣,巾帼豪杰,"隐君子"三个方面来简要分析这两章中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君子形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制取苯胺后仪器残留物的成分及其成因分析,寻找清洗残留物的最佳方法.根据残留物的性质,将机械冲洗、碱洗、酸洗、氧化清洗和络合清洗等方法结合使用,清洗后仪器壁上不留任何残留物,水洗倒挂壁上形成均匀水膜,完全可再次用于实验操作.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制取苯胺后仪器残留物难以清洗的问题,对实验室相关实验和工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白蛇传说历史悠久,在其演变过程中,其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白娘子,她从一个纯恶的形象发展演变成为了一个纯善的形象。本文试图探讨这一形象变迁过程中体现出的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女性观念以及发生这样一种观念嬗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